青島即發轉型“新型制造”
近日,中國針織工業協會根據青島即發集團2013年主營業務的突出業績和對針織行業做出的貢獻,決定授予該企業“中國針織行業領軍企業”榮譽稱號。據悉,這是中國針織工業協會首次頒發此項殊榮,全國共有兩家企業受獎。在整個行業面臨著諸多發展壓力時,即發卻逆勢發展,沖到了行業的巔峰位置,因此,此項榮譽與即發58年發展歷程中拿到的諸多獎項相比更耐人尋味。 從國家一五期間起步,即發集團已走過了58年發展歷程,這期間,即發經歷了改革開放,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應對了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在貿易壁壘、金融危機、人民幣升值、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生產成本大幅提升的危機面前,國內的很多同行企業倒下了,而即發這個從即墨鄉村走出來的企業卻能在不斷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打開新的市場空間,實現幾何式增長。 如今,在歐債危機蔓延、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歐美國家經濟增長的預期下調、大型跨國集團把采購目標逐漸轉向印度、孟加拉以及東南亞國家的嚴峻形勢下,即發和國內眾多紡織企業一樣正在面臨著各種新挑戰、新變化、新問題,如何借助創新創造加快升級通過變革調整促進轉型,如何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突出重圍贏得挑戰,這是眾多紡織企業思索的問題。而即發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是“向新型制造轉型”。 發力“新型制造” 何謂“新型制造”?即發集團總經理楊瑋東的理解是,相對于傳統制造而言,新型制造應該是制造業升級轉型后的一種全新的生產研發狀態,它是一種凝聚了智慧、智力和綜合創新成果的運行態勢,并且深度融合了信息化技術和先進的管理手段,新型制造離不開科技創新的驅動力和支撐力。楊瑋東告訴記者,即發的新型制造是從功能化、差異化、個性化產品的研發開始的。近幾年,即發積極探索新型制造路徑,致力于打造“制造服務化、生產智能化、組織網絡化”發展格局,以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為落腳點,全面加快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通過加快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的開發與應用,加快推進“纖維差別化、面料功能化、生產節能化、產品品牌化、技術裝備信息化”的“五化建設”,進一步提升了制造業水平。 在嘗試新型制造過程中,即發通過實施工藝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和營銷模式創新,有力助推了企業的升級轉型,加快了市場布局的優化,使自身綜合優勢和競爭力持續拉長,在克難攻堅中連年保持了兩位數字的增長,綜合競爭力一直名列中國同行業前茅,并入圍“中國制造業500強”、“中國民營500強”、“中國對外貿易500強”。2012年,即發實現銷售收入93.87億元、增長8.87%;出口創匯8.38億美元,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今年,即發有望突破百億元大關,走上一個新臺階。 創新助推轉型 “新型制造”的重點在于“新”,而支撐傳統制造業尋找到新增長點的關鍵在于科技創新。楊瑋東在今年國際時裝季上的新型制造業論壇上發言稱,回顧即發集團58年發展歷程,真切地感受到,企業的持續發展離不開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的強力驅動,如何借助創新創造加快轉型升級,如何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突出重圍贏得挑戰?這是即發以及全國紡企都在思索的問題,也是新型制造的核心所在。 而創新對于即發來說并不陌生,而且是貫穿在即發58年的發展歷程當中,楊瑋東表示,即發集團得益于持續的創新實踐,堅持科技創新是即發的戰略選擇和優勢所在。 在這一戰略指導下,即發在中國較早建立了“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形成了三級塔形自主創新體系,是國家科技部認定的“國家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其中,即發自主研發的“海洋生物甲殼質纖維”廣泛應用于針織服裝、家用紡織品等領域,目前正在開展甲殼素纖維在傷口愈合材料、止血材料等醫用領域的應用技術研究。近幾年來,即發每年實施上百項技術創新和攻關項目,通過開發應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以及加快數十項專利成果轉化力度等舉措,有效拉長了自身綜合優勢。 與此同時,即發不斷推進“校企財智合作”,先后與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大學、北京服裝學院、東華大學、青島農業大學、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山東省紡織科學院等國內十幾個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韓國高麗大學、日本東麗株式會社等國外大學、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在紡織新材料、高分子材料、現代農業、醫療器械等領域的協同創新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比如,即發與韓國高麗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加強合作,共同研發“醫用甲殼素纖維生物材料”項目,2012年12月經專家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迄今為止,即發與高校承擔了國家、國際科技合作計劃及地方科技發展計劃近50項;參與制修定國家和行業標準24個,獲得國家授權專利31個,萬元產值綜合能耗降低了5%,新產品產值率年均保持在47%以上;長駐即發的國外專家達20多位;擁有中國馳名商標、中華老字號、中國出口名牌、出口免驗產品等諸多榮譽。 多年來,即發著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積極運用信息化技術、新型能源等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有力促進了效率、質量和效益的持續提升。在此基礎上,即發一方面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一方面以提升創意和設計水平為著力點,積極滿足顧客需求,不斷推進由ODM向OBM的轉變,使自主品牌的影響力持續提高,有力拓展了國際國內兩個市場。 重塑“品牌陣型” 楊瑋東在金融危機爆發那年的年終總結會上曾經告訴即發的兩萬名員工,羚羊跑不過最快的獅子就要被吃掉,而獅子跑不過最慢的羚羊就要被餓死,在這種強烈的危機意識的刺激下,即發時刻在尋找轉型突破口,在往“新型制造”轉型的同時,即發不忘打造過硬的品牌。為了持續開拓國際國內兩大市場,今年,楊瑋東對于即發的品牌陣型進行了重新梳理,依托即墨市建設的服裝品牌孵化器,即發選出了7個品牌入駐品牌孵化器,這其中包括高端品牌JAS?FEEL、即發,以及琴歐、FAFA、開斐、蜻蜻、陸行者等5個子品牌。目前,即發已經與韓國設計師團隊達成合作意向,韓國設計師團隊將為即發品牌進行重新定位打造。 對于為何要選擇與韓國設計師團隊合作,楊瑋東認為,韓國對于時尚比較敏感,承接了歐美時尚在亞洲的深度轉化推廣。“根據韓國設計師前期的調研和反饋來看,他們比較看重琴歐這個品牌,”楊瑋東告訴記者,琴歐實際上是個老品牌,在上世紀80年代即發剛從發制品轉型紡織服裝業時,首先注冊的就是琴歐品牌,“這個品牌定位是針對學生群體,價位比較低,風格比較休閑時尚,市場主要以青島地區為主。”而經過韓國設計師團隊的定位包裝后,這一品牌要進一步升級,第一步要以山東為主,首先打造山東地區的一個時尚品牌,然后再輻射全國。 經過品牌梳理之后,即發的品牌定位更加清晰,并形成了內衣和外衣同時發展,國內國際兩大市場齊頭并進的發展態勢。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