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創造價值
“關于紡織面料品牌,我們首先要走出兩個認識上的誤區。一個是認為,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才需要實施品牌建設。其實不然,我認為品牌伴隨著企業發展的始終,在企業規模小的時候,往往老板的名字就代表了企業的品牌,如:誰誰誰家的面料花型很時尚;誰誰誰家的面料質量不穩定。另一個是認為,紡織面料是中間產品,和面對最終消費者的產品不一樣,做品牌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沒必要花大力氣去做。此言差矣,我認為,正是因為紡織面料同質性強,可復制速度快,所以想在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走得更遠,就必須讓你的面料融入文化因素,塑造品牌。”在不久前發布的中國長絲織造行業最具市場影響力品牌(2013.11~2016.10)中,蘇州志向紡織科研有限公司榜上有名,公司總裁黃志向談了他對品牌的認識,并分享了志向品牌建設的經驗。 黃志向表示,品牌是企業的符號,是企業的一張名片,是企業硬實力和軟實力綜合在一起給人們的影響。因此,蘇州志向公司把品牌建設當作發展的戰略大事,決心做強,悉心呵護。 10多年前志向公司剛剛起步時,國內面料產品基本上沒有品牌可言,特別是私營企業,大多做著最低端的加工織布。當時,在防寒面料領域,國內的技術水平和品牌影響力遠不如國外,大部分高檔面料依賴進口。民族產業責任感和商業利益機會同時驅動黃志向下決心要做一件事:做中國人自己的防寒面料品牌。2000年,公司投資2000萬美元進行大規模企業升級,在完備的軟硬件技術支持下,志向公司第一個自主研發的超細旦50D/72F、50D/144F高密度“麥克”面料問世,開創了防寒服面料一個新的起點。2005年,公司獲得全國唯一的“國家防寒面料開發基地”稱號,從此,公司的防寒面料有了響亮的名字“志向牌”。 品牌有了一定市場知名度,黃志向感到喜悅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你若默默無聞,生死無人知;你已家喻戶曉,一舉一動便是風向標。”更強的行業責任和社會責任感驅使公司堅定不移要讓品牌健康有活力。想把防寒面料做大做強,要著眼于把握流行趨勢、引領行業市場,只有通過自主研發,走差異化發展精品的路線才能拓展更大的市場空間,不斷推出創新高科技產品,用精品面料與市場對話,讓技術成為品牌的支撐。 這些年,志向公司不惜重金投資成立研發中心,并從港臺等地聘請大量工程師和高級技術人才,致力于新產品的研發。雖然是面料企業,志向公司常年參加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服裝展覽,還與全國知名服裝設計師聯手,免費為他們提供服裝設計的面料,并經常買斷部分成品款式用來展覽,以此將新面料直觀呈現給客戶,使產品成交量大幅提高,品牌的影響力也逐年升溫。 如果說潛心研發,差異化發展精品是品牌建設的戰術,那么布局供應鏈發展則是志向公司對于品牌建設的宏觀戰略。志向科研公司有一句企業格言叫做“聯盟創造價值”。黃志向認為,在經濟全球化的市場條件下,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逐漸演變成為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產品的競爭力,實際上體現了整條供應鏈上各個環節的整體競爭力。因此,一家企業再優秀,力量也是有限的,真正的品牌實力,體現在對供應鏈環節的整合能力上。“客戶選擇我們的面料,則整條供應鏈上所有成員得益;如果客戶不要我們的面料,那么整條供應鏈上的成員都會被淘汰。所以,我們站在全供應鏈利益的角度布局謀篇,致力于紡織供應鏈的整合,使上下游企業緊密合作、共擔風險、共享利益,除了追求自身利益外,一同擔起改善供應鏈整體競爭力和贏利能力的職責,從而創造更多價值,增強綜合競爭力和品牌持久力”。 如今,客戶對面料的喜好瞬息萬變,一個面料產品在市場上賣得好不好,除了取決于產品設計和質量的優劣外,品牌價值是滿足客戶心理需求的關鍵點,因此,堅持不懈積淀面料品牌文化,能給企業和客戶帶來雙向信心。黃志向表示:“我們在致力于保持自有面料品牌傳統,傳達自有面料品牌哲學的同時,也尊重和汲取不同品牌的價值。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面料行業定能樹立起幾個擁有歷史背景、文化內涵和市場價值的品牌走入國際市場,在新一輪紡織面料競爭中贏得市場的喝彩。”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