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昌紡織:革新工藝 逐步實現綠色上漿
為提升設備效率,今年,山東高密大昌紡織有限公司投入1.2億元引進了一系列新設備。其中,新引進的必佳樂劍桿織機在試車時,原漿軸無法達到織造要求,效率低,質量差。經技術人員排查,公司紗線以高比例滌粘混紡紗為主,滌粘紗紗支一般在16S~32S,紗線強力遠高于國標,因此造成該問題關鍵因素絕非織造過程中紗線斷裂,而是紗線毛羽。尤其是無梭織造品種,毛羽太長太多易造成噴氣織機的緯停和劍桿織機的經停,嚴重影響織造效率和布面質量。 漿紗是紡織工業流程的一道重要工序,作用之一就是貼服毛羽,減少再生毛羽,對織造的質量和效率起決定性的作用。在以往的漿紗工藝設計中,一般通過在漿液中增加PVA和PVA205的用量保證漿軸質量。PVA的主要作用是增大上漿,增加強力,貼服毛羽,但分紗時卻會產生再生毛羽的副作用。因此,PVA用量就成為一把雙刃劍,當產生的再生毛羽大于貼服的毛羽數時,繼續加大PVA用量只會適得其反。 PVA屬于難生物降解的非環保性有機物,殘存在染整退漿廢液中對環境污染較嚴重,被稱為“不潔漿料”。近年來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國際市場無污染坯布的市場呼聲越來越高,大昌紡織公司緊跟市場步伐,未雨綢繆,近年來主動革新技術,轉變配方思路,著手研究用淀粉類環保漿料取代PVA。 按照通過增加高檔變性淀粉含量來改善毛羽貼附狀況的思路,技術人員首先在JT/R80/20(24+20.5)*32158*8770品種進行了試驗。將配方中的PVA6.25㎏用DY-730(聚酯淀粉)6.25㎏替代,同時為保證上漿質量,把0588調成了PVA205。實驗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漿紗車頭上的花毛落物明顯減少,漿出的紗線手感光滑。新配方不但更加環保,而且在必佳樂機臺上的效率較原配方提高了30%以上,經向停臺平均值為5.0,緯向停臺平均值僅為2.1。大昌紡織公司會繼續按照逐步降低上漿率、增加變性淀粉含量的思路反復試驗,爭取早日實現無PVA綠色上漿。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