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圍困境 齊魯“亮劍”
不知不覺間,原料、能源、稅收、人力成本似乎已經成為中國紡織企業所要面對的常態問題。我們看到,重壓之下,有人被劈落下馬、有人疲于招架。當然,也有人披荊斬棘開辟出自己的道路,笑傲天涯。 齊魯宏業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就是這樣一家以生產差別化纖維紗線產品在市場中獨占鰲頭的紡織企業,本文將帶領讀者探究他們是如何在跌宕起伏的市場中洗盡鉛華并最終煉就真金的。 荊棘覆路成本壓力令人咂舌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粗算之下,齊魯宏業每年各項固定成本總和就將近3億元?! ?/p> 電價: 今年工業用電每度電增加了5分錢,對于齊魯宏業這樣一個每月用電1000多萬kwh的能源使用大戶來說,僅此一項工廠每年就要多花費600萬元?! ?/p> 棉價: 印度棉花約為每噸11200元,而國內棉花價格將近19000元每噸,巨大的棉花差價使齊魯宏業不得不靠進口棉花進行生產,同時,也促使齊魯宏業改走差別化生產路線,由此前每年用棉20000噸變成現在的8000噸左右。 用工: 根據今年2月29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最低工資標準,山東省最低工資標準分為3類:1240元、1100元和950元。而齊魯宏業一線員工平均工資已經達到2300元以上。 寶劍出鞘核心競爭力在產品 據介紹,齊魯宏業新產品技術研發中心于2010年5月份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和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認定為“國家功能性差別化纖維紗線產品開發基地”,并于去年被評定為“山東省企業技術中心”。公司在短短三年的時間里,申報和取得國家專利33個,每月產品由原來的30多種發展到現在的500余種,特別是自主研發的“聚成紡”生產的多彩段紗和雪花紗受到客戶的廣泛贊譽。在追求產品差異化的同時,產品質量也被齊魯宏業始終當做生命來看待,正如李漢典所說,一個產品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客戶信心,所以,品種數量上去了,質量跟不上不如不去做。 齊魯宏業的高層從2008年就意識到,純棉產品比較單一,且成本過高,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住陣腳就必須向差別化生產領域邁進。2008年下半年,齊魯宏業決定開發差別化纖維紗線,將目標定位為高起點、高難度、高端市場。到2009年,公司在做精做專純棉高檔針織紗和混紡高檔色織紗的基礎上,積極調整產品結構,迅速向高科技差別化紡織品領域拓展。 目前,齊魯宏業生產規模為30萬紗錠、3000頭全自動氣流紡和1500臺織機,產品以高比例毛、麻、絲、絨與其他功能性差別化新型纖維混紡為主。以這些纖維為依托,齊魯宏業與國內外重點客戶共同合作,大力開發技術難度大、科技含量高的毛、麻、絲、絨高檔紗線和具有環保、保健等功能性的紡織品,使功能性差別化纖維紗線產品比重達到80%以上?! ?/p> 劍走偏鋒管理出效益不是玩笑 在當前高成本的壓力下,企業各項經濟指標仍然保持穩步增長,究其原因,如何解決差別化紗線生產所帶來的管理問題是齊魯宏業的決勝法寶。高效的管理給齊魯宏業帶來的大多是不能用數字直接描述的隱性效益。難怪李漢典感嘆:減少生產中的失誤就是在為企業賺錢,失誤越小給企業帶來的直接效益也越高。 鏡頭一: 走進齊魯宏業差別化纖維紗線的生產車間,齊魯宏業董事長李漢典用手指著一臺機器上的卡槽和產品區域標識牌介紹道:差別化纖維紗線的生產非常繁瑣,管理非常復雜,一臺機器往往會同時生產多個不同的紗線品種,我們必須用一種最明顯、最直接的方式讓每一位員工了解和識別,防止混類。這種“土”方法提醒工人注意“產品已經變化、不要再使用同一操作手段”,因此在車間現場,我們可以看到上百個品種在同時生產,井然有序,忙而不亂。 鏡頭二: 齊魯宏業副總經理張文奎把記者領到了一臺機器旁,指著提示板上羅列著的幾項產品生產指標,他告訴記者:因為工人實行三班倒工作制,如何讓接班的員工知道前一個工人的操作流程以及發生了哪些操作變化,這些提示板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在為員工培訓時,齊魯宏業強制要求每一名接班的工人在上機操作之前一定要認真閱讀上一個工作人員所留下的簡短筆記,從而確保交班過程中不出現信息“斷檔”,最大程度避免差別化生產出現混亂的局面。 鏡頭三: 離開車間,耳邊清靜了許多。此時,廠領導也打開了話匣子。“如何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讓幾千人的行動整齊劃一,像一個人,我們認為公正、公平、嚴格、有效的獎懲機制必不可少。”據李漢典介紹,齊魯宏業依靠員工之間互相監督、檢查、把關的方式確保將失誤降到最低,由此,這種反思維的管理方法使企業的差錯率幾乎為零。 在巨大的成本壓力之下,齊魯宏業依靠差別化生產以及與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保證了企業在逆境中保持銷售總體平穩的態勢??梢哉f,正是加快產品結構調整的實施并適時跟進管理制度,為齊魯宏業從純棉紗線企業快速、順利向一個生產差異化產品的企業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在嚴峻的市場挑戰面前,也完全可以證明,齊魯宏業的差別化產品的發展之路將會越走越寬。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