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農業部的分析文章認為,從長期看,中國棉花政策將繼續向市場化的方向推進,在棉農和紡織廠利益之間做到平衡,消化國內巨大的棉花庫存,并履行入世的相關承諾。
2013年11月的中共中央三次全體會議公報中的相關經濟政策為中國將來的棉花政策指明方向,強調市場化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2014年1月中國國務院正式宣布在新疆實行棉花直接補貼,目的是實現棉花價格與政府的支持脫離,使棉花價格回歸市場。
2014年的棉花補貼政策給中國未來的棉花政策提供指引,為減少市場扭曲,政府采用了目標價格,這個價格要低于2012年和2013年的收儲價,而且新疆以外地區的支持力度更小。這種可變的、以目標價格為基礎的補貼僅限于新疆,即使在去年拋儲價格下跌的過程中也沒有重新啟用最低價收儲。2014年對新疆以外地區的支持政策只是2000元/噸的固定補貼。
另一個對未來有指向性的政策決定是,用2014年的新政制定滑準關稅稅率。2014年滑準關稅配額的“目標稅率”和2011年以前的滑準關稅稅率相似,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對價格支持的力度。規定說明,如果國際棉價和人民幣匯率和一年前持平,目標關稅就可以成為滑準關稅進口的關稅。算上增值稅和其他費用,2014年10%的滑準關稅實際上相當于給國內棉價增加27%的價格保護。在之前實行滑準稅的8年里,包含增值稅的歷史平均關稅稅率是25%,可見二者非常接近。從2005年到2010年,中國國內棉花價格高于國際價格的幅度與包含增值稅的滑準關稅幾乎完全一致。
從這些政策信號來看,短期內中國政府對棉花價格的支持力度將會減弱,從長期看,可能回到接近歷史長期均值的水平。中國的內外棉價差不可能完全消除,因為價格支持是中國棉花政策的長期組成部分,維持最低價格也會限制剛剛誕生的棉花直接補貼的預算支出。因此,中國未來的價格支持最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回到2005-2010年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說中國收購價格高于國外農場價格的幅度將從2011-2013年75%的平均水平下降到50%,折算成皮棉價格,這個溢價將從50-60%下降到25-30%。這與美國農業部的2014年長期基準預測相一致。根據USDA的長期基準預測,由于中國政策產生的棉花價格扭曲逐漸消退,預計中國占全球棉花消費的比重將從2012-2014年的33%小幅上升到37%,但仍低于2009年42%的歷史最高值。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