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目標價格的出臺對穩定新疆植棉面積具有積極作用,但未提及內地植棉補貼問題,預計內地植棉面積將受到一定影響;同時,新疆收購企業對“市場決定價格”的認識會更加深刻,籽棉將由市場定價,出現搶購籽棉的概率較小。另外,目標價格對鄭棉期貨的影響主要是通過植棉面積傳導到鄭棉價格,因此政策公布后,鄭棉價格變動的關鍵點在于植棉面積的變化幅度。除此之外,再看看其他影響因素。
一、全球及中國供需平衡表
1、全球供需平衡
2014/15年度全球供需供過于求,且產量大于需求量180萬噸,占年度消費量7.45%,這是2010/11年度以來的連續第五年全球期末庫存連續攀升,那么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庫存消費情況如何呢?
全球庫存消費比自2009/10年度出現連續6年攀升,中國庫存消費比幾乎重復同樣的情況;即使除去中國因素,中國以外的消費市場(以下簡稱“外圍市場”)庫存消費比狀況2014/15年度也是近10年來較高水平,且較2014/13年度有大幅攀升,因此,2014/15年度外圍市場的供需狀況也形勢嚴峻。
2011/12年度中國棉花進口占全球棉花貿易的比重超過一半(54.13%),此后中國進口在全球貿易中的份額以每年10%左右的比例下降,中國需求減弱對外圍市場棉價形成壓力。這種壓力有多大呢?來看看中國棉花進口五大來源國:美國,印度,澳大利亞,烏茲別克,巴西。
中國70%以上的棉花從以上五大棉花出口國進口,以2013/14年度為例,中國進口占這五大棉花出口國的比重很大。2014/15年度,這五大棉花生產國的出口預期并未降低多少(澳大利亞因植棉棉價降低,出口預期減少),但中國棉花進口由2013/14年度的307萬噸降至159萬噸,因為嚴格的1%關稅配額控制,實際進口可能會遠遠低于159萬噸的進口預期。因此,從中國因素角度考慮,2014/15年度外圍市場出現大漲行情的概率較低。
2、中國供需平衡
看完全球的情況,再說說中國。中國期末庫存自2011/12年度以來不斷攀升,2014/15年度國內庫存消費比185.6%。
那么問題來了,中國極高的庫存消費比是否因為國儲棉?如果不考慮國儲庫存,2014/15年度國內供需是否真的緊張?按USDA2015年2月統計口徑,2014/15年度中國產量653萬噸,進口159萬噸,則年度新增供給653+159=812萬噸;2014/15年度中國需求773萬噸,則年度供需缺口812-773=39萬噸,即不考慮國儲庫存2014年度國內仍過剩39萬噸。
二、外圍市場棉價對國內棉價的影響
1、內外棉價差
在滑準稅率下:
2009年7月-2010年11月,內外棉價差絕大部分時間維持在0-3000點范圍內;
2010年11月-2011年10月,內外棉價差始終維持在負價差水平,最低-9841點;
2011年11月開始,內外棉價差由負轉正,價差逐步擴大,2013年1月中旬達到5000點以上,但隨后開始回落;
2013年3月18日,最低達到2824點后逐步回升到5500高點后又有所回落,2014年8月13日內外棉價差回升至4629點,2014年8月30日又回落至4074點。
1%關稅稅率下:
2014年9月1日開始采用1%關稅計算,內外棉價差從4693點一直上漲至4750點,隨后回落至3028點,然后回升至4126點后再次回落,2015年4月中旬,內外棉價差已經到1600點以內。
按照1%關稅、CIF到港價計算,進口棉花價格與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代表國內3128B級標準級棉花到廠均價)的價差處于相對較低水平。
2、美棉對國內棉花價格的影響
2013/14年度,美棉出口229萬噸,50.24%的棉花出口到了中國;2014/15年度,美棉計劃出口233萬噸,中國因受進口配額限制,中國進口占美棉出口的比重降到了24%左右。受最主要的進口國中國進口量大幅下降、印度棉降價的預期強烈的影響,本年度美棉上漲空間有限。
3、印度棉對國內棉花價格的影響
2014/15年度,印度棉花產量675萬噸,需求量522萬噸,過剩153萬噸,最低價收購量仍不足以完全消化印度過剩產量。USDA對印度3月供需平衡表預計,其僅有91萬噸出口量,期末庫存增加75萬噸至325萬噸,而2月份中旬以來,S-6印度棉國內基本維持在65美分/磅以上,S-6印度棉CIF報價普遍在70美分/磅左右,40%進口可行性不足。
那出現了印度棉花過剩,CCI收儲量和拋售量嚴重不成比例,而且CCI收儲棉花不能進入下個年度的矛盾,解決這個矛盾的辦法就是印度降價,當印度棉40%全關稅通關具有競爭力情況下,國內棉花進口商才會撇開配額政策進口印度棉,印度棉出口問題解決,其國內過剩局面才有可能緩解。但是4月中旬國內3128B標準級棉花平均到廠價在13280元/噸附近,即印度40%全關稅棉花進口CIF價格達到62美分/磅以下才具有可行性,按照印度國內棉花價格加3美分/磅折算中國港口CIF價格,印度國內棉花價格需要達到59美分/磅以下才具有40%全關稅進口通關的可行性。印度國內棉價能有這么大降價幅度嗎?非常值得商榷。
4、進口棉紗的影響
中國是棉紗凈進口國,2013/14年度,中國累計凈進口棉紗155萬噸,折合進口棉花近170萬噸;巴基斯坦、印度和越南作為中國進口棉紗的主要來源國,三者合計占中國棉紗進口總量的85%左右,巴基斯坦棉紗和印度棉紗進口執行3.5%關稅,越南棉紗進口則執行零關稅,東南亞棉紗對國內紡織產業的影響將持續存在。
假設進口印度紗和越南紗當成進口棉花,考慮印度和越南的原料采購成本和加工成本,那么印度紗和越南紗折算成國內棉價是多少呢?
(1)印度棉紗進口到中國需要運費、3.5%關稅、17%增值稅,按這些成本對其20150731合約折算CIF價格為12400元/噸左右。(注:MCX價格是動態價格,因此根據這種發放測算的CIF價格也是動態價格)
(2)越南紡織原料以采購自美國為例(采購自印度中間成本可能更低),進口棉花自美國西海岸運輸至越南港口,越南紡紗后再運輸至中國港口,因此折算時產生兩次運費;同時,越南屬于東盟國家,出口到中國的棉紗實行零關稅,但仍需要17%增值稅。
越南棉紗進口到中國需要兩次運費、17%增值稅,按這些成本以ICE7月合約折算CIF價格在11900-12560元/噸之間。
理論上,國內價格低于以上價格,印度紗和越南紗就難以進入國內,因此,我們把以上測算的相對低價作為國內棉花價格的相對低點(注:以上測算是靜態測算,若外棉價格變動,測算價格要動態調整)。
三、結論及建議
全球及中國供需格局決定棉價不大可能出現趨勢性大漲機會,嚴重的供過于求局面更利于逢高賣出;國儲庫存是重要的威懾力量,抑制趨勢性做多熱情;國儲棉拋儲時機和拋儲價格將打開國內下跌空間;印度棉下跌到臨界點以下才能大幅開啟國內棉價下跌空間,美棉CCC貸款政策限定最大跌價空間;從紗線進口角度考慮,國內棉價下限在12000元/噸左右(靜態底部,印度拋儲,外棉大跌,需要根據外棉價格動態調整國內棉價下限底部)。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