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棉跌破萬四關口 棉花直補緣何成利空
因市場對尚未公布的直補細則理解為偏空,昨日,鄭州棉花期貨主力1501合約破位下行,再創近五年來新低。 市場人士預計,目前新年度國家對棉花補貼預計將無下限,鄭棉下方并無政策支撐;加之全球棉花連續第四年供應過剩,以及中國形成的巨量庫存,令鄭棉下行壓力極大。 鄭棉跌破萬四關口 昨日,鄭棉1501合約大幅回落,開盤于14210元/噸,收盤于14905元/噸,較前一交易日跌345元/噸,跌幅2.42%,成交量大幅增加,由202688手增至483108手,持倉量增加42826手至446524手。外盤方面,美期棉上周五小跌,12月合約開盤于66.47美分,收盤于66.57美分,跌1美分,跌幅為0.02%。 而8月4日以來,1501合約自五年低位14010元絕地反彈,一度六連陽。不過,在多次上攻15000元/噸整數關口過程中,多頭漸漸失去信心,8月14日,該合約上探至14980元后便震蕩走低,并多次領銜國內商品跌勢,連續第四個月收陰。而此間洲際交易所(ICE)棉花期貨止跌企穩,主力12月合約8月份累計上漲5.89%。 另據文華財經報道,受進口棉價格低廉的沖擊,以及消費端萎靡窘境影響,自2013年11月28日啟動的儲備棉投放進展情況不佳,即便中棉協4月起將標準級棉競賣底價由18000元/噸下調至17250元/噸,成交率仍不甚樂觀。隨著拋儲結束及新棉上市時間節點的靠近,5月下旬開始,儲備棉成交比例基本維持在20%下方,甚至存在個別交易日跌落至個位數的尷尬局面。 不過,龐大的庫存依然震懾著多頭。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預計,2014/2015年度國內棉花期末庫存消費比為177.15%,創歷史最高。中儲棉總公司消息顯示,2011年以來累計收儲棉花1640多萬噸,年均儲備棉作業量達820多萬噸。 “直補”被解讀為偏空 本周國內棉花市場將正式進入2014/2015年度,而新年度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的實施細則尚未公布,多頭尤其忐忑不安。據悉,當前的傳聞內容相比之前更為一致,目前新年度國家對棉花補貼預計將無下限,鄭棉下方并無政策支撐。 來自中國棉花信息網的消息,從側面反映了部分細則內容正在逐步浮現。 首先,新疆兵團的棉花補貼將按照產量為基準,新疆自治區則60%按照面積、40%按照產量。其次,財政補貼的額度暫時沒有設置明確上限的說法,但總補貼額度將根據棉花產量來進行測算。再次,在托底價格方面,傳言有多種版本。但多數認為,在對市場的調控過程中國家為了提高政策的有效性,更傾向于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隨行就市,政府不會輕易過早介入市場。內外棉價差和棉農的賣棉難將成為政府考慮出手的前提條件。第四,9月至11月份期間將是目標價格補貼實施過程中的籽棉采價期。據了解,目前中國棉花協會和相關部門已經做好價格監測的布置工作。最后,市場傳聞新疆將對軋花廠進行授權,獲得授權資格的企業可以參與到目標價格補貼的收購資格中,棉農只有通過授權軋花廠交售才能獲得補貼,軋花廠則需要將棉花放入監管倉庫。市場較為關注如果軋花廠不存入監管倉庫直接將棉花銷售出去,可能將會影響出疆運輸補貼的申請;此外,國家或將通過一些方式來鼓勵軋花廠將棉花存入監管倉庫,但同時也將通過一些措施來約束軋花廠的行為。 現貨市場上,來自山東的相關棉花企業負責人介紹,目前,距新棉大面積上市愈來愈近。與國儲棉成本高、質量差、拋售難形成鮮明反差的是,新棉憑借其質量佳、價格低等優勢備受紡企青睞。盡管如此,儲備棉投放成交謹慎的特點,同樣傳導到市場對新棉的收購方面。在棉花目標價格公布前,棉企、軋花廠、紡織企業等棉市各主體普遍持觀望態度,不敢貿然開秤。 不過也有人士表示,不管后期公布的直補細則到底采取哪種模式,預計還會有相互扶持的政策細則以完善直補政策。在拋儲結束后的“真空期”,鄭棉盤面或許會呈現短暫的上沖動能,涉棉企業可實時關注,以抓住合適的賣保時機。 編者按:今年國家正式啟動東北和內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邁出了我國農產品定價機制改革破冰的關鍵一步。另據了解,廣西和云南的蔗糖,湖北省等主產區的油菜籽,有望將成為棉花和大豆之后實行目標價格補貼試點的兩類農產品。眼下,棉花、大豆成熟在即,相關目標價格補貼試點的具體實施細則卻遲遲未落地,因不確定性因素導致的各種傳言在市場中飛舞,“心里沒譜”的人們將目光轉向預示價格風向的期貨市場。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