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一些組織和機構的統計,2013年全球的紡織纖維產量大約是9230萬噸。按照化學纖維和天然纖維的分類,化學纖維是6030萬噸,天然纖維是3200萬噸。我國纖維的加工總量,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測算的結果是4850萬噸,其中棉花共使用了810萬噸,化學纖維是3902萬噸?;瘜W纖維實際產量是4100多萬噸,其中有100萬~200萬噸出口,還有一點進口,所以算起來,真正在國內使用的是3900萬噸。麻纖維測算結果是80萬噸,毛纖維大約用了45萬噸,絲用了13萬噸。
國內的一些專業媒體宣傳稱,我國的纖維加工量已經超過了全世界的一半,甚至有些說是占到60%、56%等。我國的纖維加工量于世界纖維產量的統計口徑并不完全一致。在世界纖維產量里,可能沒有麻纖維的產量,有一些可能連丙綸的產量都沒有,所以說我國的纖維加工量已經超過了全世界的一半,或者說達到56%、60%并不科學。我國纖維產量現在大約是全世界的50%或者是略多一點。
此外,我國紡織原料的發展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棉花將在較長時間內制約著我國紡織工業的發展。從短期來看,盡管今年取消棉花臨時收儲政策,實施新疆直補政策,但目前直補的細則仍沒有出來,補貼新疆后,內地幾個省的棉農怎么辦?到時候會不會又產生新的不平衡?所以這項政策仍存在變量。另外,目前國庫有超過1200萬噸的棉花,加上我國每年的新棉產量,以及我國每年需要進口的棉花,如此一來,至少需要3年才能把國庫的棉花基本消化完。在這3年里,國庫棉花的價格仍然是政府定價,政府定價就意味著仍然會對棉花市場價格產生重大的影響。長遠看,我國與美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相比植棉勞動生產率較低,那么國家就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來保護棉花生產,所以補貼可能是長期的存在的。
我國的化學纖維工業最近兩年遇到了結構性和階段性的問題。如果從今后的需求來看,全世界每年纖維的增長量平均在6%左右,前幾年大大超過了這個水平,所以造成了階段性的過剩。但是實際上,我認為關鍵問題是在產品的結構上,常規產品一哄而上,而價格始終走低,實際上消費者需求的差別化產品產量還是沒有提升。
?。ㄖ袊徔椆I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高勇在2014年中國國際紡織原料會議上的觀點)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