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棉花市場充滿變數卻值得期待
2013年,對于棉紡織企業來說是刻骨銘心的一年,進口棉與國儲棉的差價高達5000元/噸左右,可謂讓棉紡企業經歷了“生死考驗”,多數企業甚至已經把家底掏空。2014年,是企業可以寄予希望的一年,黨中央十八屆三中全會已明確提出“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企業經營實行市場化。另外,多方消息稱,2014年3月國家發改委將出臺棉農直補政策,不再實行棉花收儲政策。企業盼望已久的相對平等的競爭地位或將實現。 屆時,棉花將失去行政價格托底,我國國內的棉花價格將向國際棉價靠攏,對棉紡織行業、棉花市場影響巨大,可能帶來至今仍高位的棉價下跌,最直接影響是造成企業庫存紗線貶值。同時,受下游企業訂單價格下行的壓力,明年企業將迎接新一輪經營震蕩調整期。 此外,2014年配額外進口一定數量的棉花將繼續征收滑準稅,并適當調整稅率,以保證國內棉花市場供需基本穩定。但新政下完稅價的基準價上調了1000元/噸,并且滑準稅的公式也進行了微調,起征點由14元/公斤調整到15元/公斤。滑準稅的調整,保護了國內棉花市場價格不受沖擊,2014年進口棉與國儲棉價格有逐步縮小趨勢,更有利于市場公平競爭。 可以預見,2014年新棉上市棉價跌破18000元/噸(標準棉)至少在地產棉價格上是沒有太大懸念,受進口棉價壓力,跌破17000元/噸也許時間不會太長。據了解,目前棉農手上仍有約40%新棉,這是因為棉農對政策不明造成的。到3月發改委收儲棉改革方案正式出臺后,棉花應該有一個較大的放量。 棉紡織行業屬于低門檻行業,目前市場已基本處于飽和狀態,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企業的收益普遍處于低水平。那么在2014年市場存在變數的情況下,企業該如何應對呢?筆者認為結構調整迫在眉睫。差別化、非棉纖維的使用已經成為不少企業的首選,做純棉紗產品的企業開始策劃做高支紗,開始考慮進行緊密紡、賽絡紡技術改造,以生產當前市場熱銷的粘膠、莫代爾、天絲、竹纖維等產品。 2013年能夠生存下來的企業是經歷摔打的企業,是具有活力的企業。筆者欣喜地看到,盡管棉價較國際市場高出30%以上,但在江蘇江陰紗線市場,來自中國臺灣、韓國、美國等地的訂單情況較好,這是因為他們掌控了差別化纖維生產、加工秘訣,掌握了紡織產業鏈高端的市場資源。與之相反的是那些靠政策吃飯的企業,應早些開始“斷奶”,與其等待政策不如靠自己擺脫困境。2013年的困難形勢,在享受國家貸款貼息優惠政策、出疆棉移庫費用補貼、出疆棉運費補貼等的政策下,確實有一些企業沒有受到影響,反而有較大贏利,說穿了就是因為有政府的支撐。但從企業長遠發展戰略上來看這是不可取的,只有真正進入市場去磨練真功夫,才能經受市場風浪考驗,實現長久的繁榮發展。(江蘇紡織工程學會 繆定蜀)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