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調控應以市場供需為導向
在棉農植棉成本直線攀升、紡企經營受困的特殊時期,中國的棉花政策應走向何方?如何實現棉花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不久前舉辦的2013中國國際棉花會議上,上述問題最被與會人士關注。當棉農的增產積極性無法被充分調動,紡企又面臨著購棉難、購棉貴的難題時,政策調控與市場供需的對立關系逐漸凸顯,現行的收儲政策也陷入了有些尷尬的境地。對此,業內人士齊聲呼吁,兼顧棉農與紡企的棉業長效發展機制,需要以市場供需為導向。唯有市場為帆、政府控舵,棉花產業的大舟才能愈行愈遠。 收儲政策的雙刃劍 2013年度的臨時收儲政策已經公布,儲備棉投放政策也作出了相應調整,增加了當年度棉花的投放,擴大了企業購買數量,儲備政策正在不斷完善。而對于該政策的可持續問題,業內普遍認為有待進一步改進。 中國棉花協會會長周聲濤指出,中國政府的各項棉業政策對穩定棉花市場、保障棉農利益、保證紡織需求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也看到,這些措施對產業鏈帶來的不利影響不容忽視。 本年度以來,收儲政策一方面托市保農,保證國內市場能夠運行平穩,對國際市場價格也形成了有力支撐。但另一方面,棉花庫存激增,尤其是今年1月~3月,儲備棉投放和入庫同時進行,儲備棉交易幾乎占據著整個流通市場,市場自身形成價格、配置資源的能力被弱化。收儲政策演變成一把雙刃劍。在此形勢下,推行長效、靈活、積極的宏觀調控機制對棉業的可持續發展是尤為重要的。其中,既要綜合考慮糧棉比價、棉農基本收益、內外棉差價,又要統籌考慮紡織企業承受能力、流通企業合理利潤空間等因素對棉業的影響。而強化市場的調節作用,使宏觀調控與市場規律有機結合則成為業界的共識。 有企業指出,收儲及拋儲的價格形成機制應更多地考慮市場因素。“目前,收儲價格主要基于種植成本。但這只是市場價格形成的一個要素而已,還有很多要素需要考慮。要考慮市場因素及供求關系。”中華棉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石金凱如是說,“正常來講國家應該儲備三個月的棉花使用量。不考慮需求下降的因素,以每個月90萬噸為標準,庫存應不超過300萬噸為宜。但我國現在的棉花收儲量已經累計達到650萬噸,其合理性有待商榷。” 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經濟貿易司副司長劉小南表示:“任何政策都有局限性,不可否認的是,臨時收儲政策導致了市場調節作用的弱化。前不久,國家發改委已經和有關部門開會研究相關問題,就如何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現有的調控機制,建立促進中國棉花產業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進行探索。” 可持續挑戰貫穿全產業鏈 據中國棉花協會統計,2013年,中國棉花種植面積仍處于下降趨勢,而且將下降到近十年來的最低水平,首次跌破7000萬畝。與此同時,由于新生代農民工種植糧食和棉花意愿降低,導致棉農數量減少,其直接結果是勞動力成本不斷增加。目前,新疆采棉的價格成本已經從幾年前的0.5元/公斤~0.8元/公斤上漲到現在的2元/公斤以上,植棉成本大大增加。 再觀察產業鏈下游,棉紡企業的壓力更為突出。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助理楊世濱表示:“國內外棉價的巨大差異轉化為成本壓力傳導給棉紡企業,很多企業被迫轉向使用化學纖維來替代棉纖維。” 如今,在大型商場的服裝專柜中,一件100%的純棉服裝已難覓蹤影,大多數面料都是聚酯纖維和棉或者腈綸混合而成。統計顯示,國內每年化纖用量已經接近1200萬噸,遠超過棉花。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朱北娜對此深有感觸:“在棉花成本不斷上升的情況下,下游企業更多地選擇用非棉纖維。另外,企業也盡量在工藝上減少用棉,比如原來紡低支紗現在改用紡高支紗,這些也是無奈的選擇。” 棉農的減少使得產業必須提升機械化采摘程度。此外,區域性種植、集約化種植、規模化種植也將是我國棉業的重要出路。而面對棉制品的“多元化”,唯有良性的調控政策,才能讓企業敢用棉花,促進棉花產業更好發展。 棉花直補呼聲漸高 在推動棉花體制改革的各種聲音中,除了加大市場調節力度外,棉花直補政策的利好也被推崇。全國棉花交易市場總經理丁好武認為,在現有的20400元/噸的收儲價格基礎上,可以考慮由實物收儲改為由國家對棉農由軋花廠、加工廠加工棉花投放市場的凈價成交價格與20400元的中間差價直接補貼。“這樣做的好處首先是棉農利益能夠保證,軋花廠可以以20400這個價格倒推價格來收購農民棉花,不愁20400元/噸的價格賣不出去。其次就是把這部分棉花通過市場競價銷售以后會促進市場流通。不管是紡織企業還是中間經營企業拿到這些棉花以后,是在紡織廠使用還是流通以后過一陣再賣,這都是由企業自主進行決策的。” 在國際市場上,美國已實施了棉花直補政策,但是正如中國棉花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高芳所言,任何一個國家的政策都不能完全復制到中國。尤其是針對復雜的直接補貼政策,更需要循序漸進地進行。穩健集團董事長李建全認為,棉花直補問題需要用好價值杠桿和配額杠桿。“如今,種棉面積可以精確到每平方米,所以按照面積進行補貼并不是困難的事。此外,從棉種質量監控,成本控制技術等方面扶持農民,這才是長足持續發展的機制。”李建全說。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