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以來,我國棉花進口已經接近二百萬噸,按照前幾個月的進度,本年度總進口量預計至少在三百萬噸。但是因為后市不明朗,一直較為活躍的國內貿易商多數正處于謹慎觀望狀態,為后期的進口蒙上了一層陰影。
——本年度以來的棉花進口情況
據海關數據,本年度以來(2012.9-2013.1月份)我國累計進口棉花183萬噸,這五個月以來單月平均進口量約37萬噸。9、10月份進口量略低于30萬噸,11月份達到這一水平,12月份達到50萬噸以上,1月份則在40萬噸以上。
中國2004/05年度以來進口量開始增加,縱向上比,2012年12月份的單月進口量居于04年度以來第二高的水平,僅次于去年同期,而2013年1月份的進口量則達到歷史統計最高紀錄。
2012年12月份進口量處于高位,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企業急于用完2012年剩余配額,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訂貨時外棉相比國棉價格要低3000-5000/噸(質量不同價差不等),即使沒有配額貿易商使用40%全額關稅通關,銷售起來也有一定的利潤空間。1月份進口量刷新歷史同期紀錄,除了使用全額關稅通關下的利益誘惑外,也與89.4萬噸的關稅內配額(1%配額)如期下發有關。據海關統計,1月份進口的到港報關數據中,約半數的棉花以關稅內配額報關,約43%棉花以全額關稅方式報關。
——貿易商為何不敢訂貨?
a.外棉美元報價上漲、人民幣報價下跌,國內棉價穩定,利潤空間縮小。有吸引的利潤空間,是促使國內貿易商加大棉花采購的主要動力,但當前多數外棉價格相比去年11、12月份上漲了至少5個美分,美棉報價由之前的85-88美分上漲到了92-94美分之間,澳棉則由90美分左右上漲到了100美分以上,印度棉也上漲了5個美分左右。以印度棉為例,去年11、12月份印度棉訂貨價格在81-84美分之間,而目前已經上漲到86-90美分之間,而此前已經通關的印度棉報價在19000元/噸以上,到1月中旬開始陸續回落,目前已經下跌到18500-18800元/噸的水平,國內棉花價格在12月中旬到1月下旬期間處于疲軟狀態,春節前穩住了跌勢,目前的價差情況下,多數棉花使用40%通關后也已經缺乏優勢。國內棉花價格自拋儲以來先跌后穩,內外棉花價差有所縮小,貿易商的利潤空間壓縮,訂貨謹慎。
b.下游紡織行業尚未啟動采購、國家投放儲備棉以及港口外棉庫存高,貿易商不敢再訂貨。春節前半個月紡織企業就陸續開始放假,節前補庫基本結束,當前并無多少補庫需求。從2月15日起,國家儲備棉投放工作繼續,有需求的紡織企業也在參與競拍行列中,以補充資源。另外,由于市場需求不多以及進口量大,港口棉花的消化進度較慢,截至2月底全國沒有通關的棉花累計在三十萬噸以上。
c.滑準稅配額增發尚無明確消息,愁后期銷售不敢訂貨。近幾年國家在發放關稅內配額的同時,會在年初增發一部分滑準稅配額,但今年除了關稅內配額尚無滑準稅配額增發的任何消息,雖然傳言稱會與儲備棉投放進行搭配,但當前還沒有紡織企業得到獲取配額的通知,貿易商因擔心訂貨后缺乏配額通關而不敢冒然訂貨。
在上游供應量大,下游需求不暢,貿易商不敢訂貨。更多的企業選擇觀望,等待政策的明確。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