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外商借機壓價 紡企賠本死扛
棉花價格降了對紡織企業而言本應是利好,有利于降低其生產成本,但如今,棉價走低卻帶來更大的風險,一些外國客商以此為借口進行壓價,紡織面料出口情況反而大不如前。對此,參加第111屆廣交會的紡織面料企業,普遍希望有關部門采取措施維穩國內棉價。 “現在我們每賣出5元棉質或滌棉制品,就要賠0.1元。”正在參加第111屆廣交會的河北省紡織品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經理王新貞激動地說。王新貞所言,道出了第111屆廣交會紡織面料展館多數企業的心聲。 3月,2011年度棉花臨時性收儲措施結束,國內棉花市場依然低迷,這令采購商多選擇持幣觀望。出口紡企則因為擔心棉價后市進一步下跌,寧可賠本提前出貨。 棉價走低采購商借機壓價 人們普遍認為,棉賤傷農、棉貴傷企,棉花價格降了對紡織企業應該是利好,但如今,棉價走低卻帶來更大的風險。 王新貞分析稱,棉價上漲雖會增加紡織企業的生產成本,但能夠通過棉質面料價格水漲船高來消化;同時采購商也會因對后市棉價上漲趨勢的判斷,加緊下單的速度以求盡快成交。而棉價下跌則會令客商選擇持幣觀望,一些外國客商甚至以此為借口進行壓價,紡織面料出口情況反而大不如前。“棉價都降了,為什么商品報價不跟著降?”王新貞表示,國內棉價開始下跌后,這是他從客商口中聽到最多的疑問。“我們也想降啊,可真的沒法降,已經賠本了。”王新貞說。 王新貞表示,公司棉制品對外報價已經同比壓低了10%左右,現在每5元的銷售額,公司就要賠0.1元。但若壓貨不賣,如果后市棉價進一步下滑將會賠得更多。“與其這樣,我們寧可提前‘割肉出貨’。”王新貞還提到,下游的不少棉紗廠已經關閉部分生產線,甚至選擇關門停產,單純銷售庫存。 對此,浙江省紡織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威泰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彤也有同感。他直言,國內棉價走低讓客商有了壓價的資本,但對企業而言,降價的空間確實不大。“人力等各項生產要素成本上漲、外需市場不足,原本就令企業訂單量劇減,而客商又再三要求壓低單價,量價齊跌,公司那么多員工怎么養?”張彤無奈地表示。 訂單轉移紡企呼吁棉價平穩 盡管現階段國內棉價下跌,卻仍與國際棉價呈現“倒掛”趨勢,而印度、越南等國家憑借棉紗價格大幅低于我國,搶占了不少市場份額。 張彤指出,越是粗加工的棉紡面料制品受成本影響越大,訂單轉移情況越嚴重。該公司曾擁有的訂單幾乎已完全轉移到了東南亞等國。“其實對棉紡企業而言,最怕的是棉價大幅波動。對于匯率變化,企業還能通過一些金融工具規避風險,而棉價劇烈波動的影響卻是無法有效避免的,成本很難掌控。”張彤表示。 資料顯示,自2010年下半年起,國內棉花價格呈現歷史罕見的“先翻倍、后腰斬”的劇烈波動態勢。2010年9月初,我國內地的新棉花剛上市時,均價才每噸18000元,僅兩個月后價格就暴漲到每噸32000余元,漲幅近80%;2010年12月回落至每噸26000元后,2011年2月又飛漲至每噸34000元的高位;從2011年3月起,棉價從每噸30000元一路狂跌,目前國內棉花價格僅在每噸19000元左右。 對于這種棉價“過山車”,被訪紡企普遍叫苦不迭,希望有關部門可以采取措施維穩棉價,減少企業的損失。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