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跌再跌 棉花保護價收儲恐成泡影
盡管國家管理部門相關領導信誓旦旦告誡棉花市場,不要質疑國家政策收儲,但是國內外棉花市場價格仍然一跌再跌。伴隨著棉花市場即將進入長期去庫存化狀態,中國收儲價格正在成為全球棉花市場的一個“天價”,更讓人對于棉花最低保護價收儲政策的可持續性感到擔憂。 5月22日,進口棉中國主港報價普遍下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印度盧比持續貶值使得印度棉在價格上更有優勢,因此印度棉報價跌幅更為明顯。當日,印度棉的報價為89.85美分/磅,折人民幣一般貿易港口提貨價14999元/噸。而持續半年多以來,中國進口棉數量最多的國家恰好就是印度,比例達到42.8%。 同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報價為18928元/噸,兩者價格差異達到3939元/噸,創下歷史最高水平。在4000元/噸左右的巨大價差驅使下,紡織企業使用外棉的比例增大。市場普遍預計本年度我國棉花進口總量有望達到500萬噸,突破2005年度411萬噸的歷史紀錄。 當下,棉花進口配額變得炙手可熱。往年都是每噸1000元的配額價格,也被市場炒到4000元/噸。國家管理部門遲遲不發配額正是考慮到國內巨量收儲的去留問題。統計顯示,國儲累計收儲國內棉313萬噸,外棉100萬噸左右。 盡管不情愿,但是鑒于目前中國紡織用棉成本普遍高于國際市場,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等相關建議,后期增發發放配額只是時間問題。首創期貨分析師董雙偉認為,中國有限的進口決定了下年度(2012/2013年度)國際棉花價格更多的反彈走高空間,只不過是往中國棉花市場價格靠攏而已,超越中國或領漲難度十分之大。 國際棉花價格的持續低迷,對于國內棉花價格走穩顯然不利,更加上413萬噸的收儲總量面臨拋售問題。對此,國家發改委經貿司張顯斌處長日前在成都召開的中國棉業高峰論壇上表示,下年度還會敞開收,不用擔心庫容問題。 “如果收儲價格成為全球最高價,棉花企業和種植戶去交儲是必然的,那么國儲在不拋售的情況下,還有400萬噸的倉庫容納嗎?”一位棉花市場專家對記者如此表示,如果國儲騰庫拋儲,基本可以斷定后期棉花價格反彈空間十分有限,且反彈后將遭遇重壓;如果不騰庫,下年度高價收儲,將更可能變成理論意義,對于交儲等勢必會有一些技術性的限制,政策執行不會如本年度的寬松,同樣對于下年度棉花價格構成壓制力量。 布瑞克農業咨詢公司分析師馬英賽認為,下一年度國家如果繼續敞開收儲,雖然保護了棉農的利潤,但是將國內棉花價格架空在20400元/噸的高位,紡織企業不得不使用全球價格最高的棉花,嚴重傷害了紡織企業,紡織企業產品在全球競爭力勢必會受到影響。不排除紡織企業在當前原本訂單不多情況下訂單繼續減少,甚至出現倒閉情況。而國內紡織企業從業數量龐大,行業低迷直接影響了從業人員就業問題。從全球棉花市場來看,如果國際經濟環境仍無明顯好轉,全球棉花庫存高企,低成本外棉必將大量涌入國內市場,使得我國棉花收儲成為國際棉花的“傾銷”收容地,一方面消耗國家過多的財政資金,另一方面收儲調控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