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內外大價差將長期存在
9月以前舊棉花不被收儲保護,9月新棉花上市較少,交割也以舊棉花為主,國內棉價近弱遠強。同時,因政策對內外棉流通的干預,棉市內外大價差仍將存在很長一段時間。 5月10日,USDA對2012/2013年度全球棉花供需形勢做出了首份預測。報告顯示,新年度全球供應依然過剩,期末庫存同比上升10%。報告一出,ICE棉花期貨價格隨即下跌,隔天鄭棉也深幅低開一路下挫,主力9月合約跌破20000元/噸的關口,并封于4%跌停板,棉價指數的年度新低乍現。 滑準稅進口配額令棉市雪上加霜 如果說USDA報告是此次棉價暴跌的導火線,那么此前避險情緒導致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整體下跌以及中國發放棉花進口配額則是棉價弱勢的前奏曲。美國經濟持續復蘇降低了QE3推出的可能,加之歐債問題重新升溫,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連續8天,美元指數上漲1.0%,CRB指數下跌9.5%。國內部分企業反映,已陸續接到滑準稅進口配額的通知,這對缺乏價格優勢且需求疲弱的國內棉市無疑是雪上加霜。中國棉花信息網數據顯示,4月份棉紡織企業用進口棉比重持續第8個月保持在50%以上,去年9月份僅為26.95%。 供需結構是決定價格的核心因素 新舊年度,棉花市場供過于求是不爭的事實。因產量劇增、消費萎縮,本年度庫存消費比大幅上升,而巨量的期初庫存也使得新年度庫存消費比繼續上升至歷史極值。USDA預測本年度庫存消費比上升18.8個百分比,到62.8%,而新年度達67.1%。ICAC則預測本年度上升18.9個百分比,到56.4%,來年達59.4%。從庫存周期看,當前仍處在緩慢去庫存周期中,生產消費能力不足。中國棉花信息網統計數據顯示,4月份商業庫存總量為242萬噸(包括外棉和進入流通環節的棉花,不包括國儲棉),較3月份減少45萬噸,企業庫存皮棉出貨緩慢,利潤偏低,中小庫存占市場主體。消費方面,5月初剛結束的11屆廣交會成交360.3億美元,比上屆下降4.8%。由此來看,棉價也將較長時間內處在壓制下。 值得關注的是,5月3日山東魏橋大幅上調棉紗價格,受此影響,各紡織企業陸續抬高報價300–500元/噸不等。截至目前,江浙粵閩等地區的紡織品報價依然堅挺。成本高企而產品低價導致紡織廠利潤偏低,這也是紡織廠開工率不高的一個原因。抬價對生產的刺激開始啟動,去庫存化的速度或將加快。從企業調查情況來看,紡企尋求低成本,印巴等低價棉紗進口增量,且以低支紗居多,國內低品質紗銷路不暢,高品質紗尚可,可以預見,紡織格局或將逐步走向品質化生產,這也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8日通過《建設紡織強國綱要(2011-2020年)》不謀而合。 政策影響價格預期 收儲政策無疑是新舊年度棉價的最強支撐,貨幣政策的調整導向也對市場信心形成一定程度利好。發改委制定2012/2013年度棉花的無限量收儲預案,從2012年9月起,棉花收儲價20400元/噸起效,政策托市的導向不變。當前鄭棉正處在政策性底部,新年度合約價格在20400元/噸附近必然會有所反復。5月12日晚,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是自去年11月打開存款準備金率下行通道后連續第三次下調,主要目的在于緩解銀行體系的流動性壓力,避免信貸收縮影響實體經濟,對企業和個人信貸自然是好消息,也會對市場預期,尤其是股市形成利好推動。 在收儲價以上的區域進行波段性逢高做空仍然是本年度棉花市場主要的投資思路,但宏觀和行業內的政策轉變是需要避開的風險點。20400元/噸是棉價的重要支撐位,而9月以前舊棉花不被收儲保護,棉價無底,9月新棉花上市較少,交割也以舊棉花為主。這樣的邏輯下,國內棉價近弱遠強勢態不變,可進行遠多近空的投資。而美棉由于本年度出口增加,市場流通量緊縮,加之全球范圍的需求萎縮,遠期棉價不被市場看好,市場呈現近強遠弱格局。同時,內外棉價差維持高位。5月11日中國棉花網統計數據顯示,國內三級棉B指數為19382元/噸,進口棉M指數為92.93美分/磅,折合成人民幣為15119元/噸,內外價差高達4263元/噸,較上月同期約增1000元/噸,二者價差刷新了歷史紀錄。因政策對內外棉流通的干預,內外大價差將存在很長一段時間,因此不建議做內外套利。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