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棉價困擾用棉企業
從2011年9月8日臨時收儲交易正式開始,到2012年3月31日最后一個交易日,2011年度棉花臨時收儲共計成交313.032萬噸,其中新疆自治區(含兵團)累計成交170.94萬噸,內地累計成交142.092萬噸。 臨時收儲結束后,棉價將何去何從?不少業內人士都表示,目前的棉花市場是“政策市”,國家相關棉花政策直接影響棉價的走向。 印度再度禁止棉花出口 棉花迎來回暖走勢 清明長假之后,一路盤整向下的棉價近期迎來了回暖的走勢,鄭棉期貨走出了“四連陽”。4月13日鄭棉5月合約結算價環比上漲205元/噸,漲幅為1%,成交和持倉均有所增加。 分析人士表示,印度禁止棉花出口并提議采取收儲措施、國內拋儲預期減弱,這兩大因素支撐了近日棉價的走高,另外新年度棉花種植面積預計減少10%左右,也使得遠月合約具備了一定的想象空間。 印度政府近日決定繼續禁止棉花出口,不再接受新的棉花出口登記。受全球經濟放緩影響,以及印度棉花出口禁令的制約,印度交易商和出口商紛紛減少棉花采購。棉農要求政府出面解決棉花銷售的呼聲強烈。同時,印度的紡織企業因為資金短缺,也開始壓縮庫存,現有庫存量僅為去年同期的一半。大部分企業的庫存都不足15天。據印度棉花協會消息,為了確保棉花的供給,滿足印度國內紡織行業的生產需求,在印度紡織部的支持下,印度國家棉花公司正在積極向印度政府以及財政部提出申請,擬建立總量約為250萬包(折42.5萬噸)的棉花儲備,以便在2012/2013棉花年度開始前滿足本國紡織行業的用棉需求。經印度紡織部推動,印度國家棉花公司已經向政府提出正式申請,在新的棉花年度到來之前以市場價格收購印度國產棉花,并由財政部支持其向銀行貸款以籌措收儲資金。該收儲計劃正在等待印度政府進行審核,尚未確定能否最終獲批。 另外,國內棉花拋儲的預期也有所減弱。發改委相關官員表示,在棉價低迷的時候,配額發放和儲備投放會掌握好時機和節奏。這也對國內棉花市場起到了一定的支撐。 4月份是棉花種植期,美國農業部(USDA)最新預測2012/2013年度美棉意向種植面積約1315.5萬英畝,同比減少11%。根據中國棉花信息網調查結果,2012年中國意向棉花種植面積較去年減少9.2%,產量預計為655萬噸。面積的減少,也給棉價帶來了提振。 但相關專家也表示,目前國內紡織企業需求疲軟,進口棉花庫存高企,鄭棉價格在國際期貨市場上相對較高,這些因素都將制約近期棉價的上漲空間。 用棉成本差異巨大 企業期待政策支持 最近一個階段,國內外棉價相差巨大是最困擾棉紡織企業的問題。2011/2012棉花年度,由于下游需求疲軟,國際棉價持續下跌,而國內由于以19800元/噸的價格收儲,對棉價形成“托底”,國內外棉價形成倒掛,且價差不斷拉大。由于配額限制,不少企業無法采購國際低價棉花。巨大的用棉成本差異使我國棉制紡織品國際競爭力受到較大影響,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國家憑借棉紗價格大幅低于我國,搶占了不少市場份額。據測算,目前國內外棉花價格相差3000元~4000元/噸,而印度、巴基斯坦等國企業用棉成本比我國企業低7000元~8000元/噸。“印度棉紗價格比國內棉花價格還便宜,我們制成的棉紗、布、服裝還怎么能有競爭力!”一位企業負責人表示。 數據顯示,2011年,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國家憑借棉花成本優勢,搶占了我國在美國的市場份額,美國進口棉制品數量減少的部分有59%來自中國,而東南亞國家對美國出口增長的數量占到中國減少量的54%。今年這種趨勢依然明顯,從海關數據看,我國前兩個月累計棉花、棉紗線和棉織物進口數量同比增長,棉紗線、棉織物出口數量同比下降,一方面,國際市場需求依然未見回暖,另一方面高價棉削弱了我國棉紗布出口優勢,企業進口棉花、紗布來降低成本的需求持續增加。 從對棉紡織企業的采訪來看,目前企業對棉花政策的關注熱點集中在配額發放和收放儲政策上。 按照國家統計局數據,2011年我國棉花產量為660萬噸;海關數據顯示,自去年9月份至今年2月份,我國進口棉花約262萬噸。2011年度全國收儲棉花313萬噸,按照往年平均用棉數量計算,3月份以后,市場上棉花不足200萬噸。由于棉花供需存在缺口以及國內外價差較大,棉紡織企業希望國家能盡早發放配額,并且擴大發放的數量。有企業反映,由于國內棉價高,配額棉花成為“香餑餑”,配額價格被炒到2500元/噸的水平甚至更高。配額發放透明度也成為企業談論的焦點,有的企業需要配額卻往往拿不到或者拿到很少。 2011年度棉花收儲已結束,從供需上看,目前國內棉花缺口較大,市面上的高等級棉不多,企業對于棉花放儲的時間、發放的方式和價格極為關注,認為這將對棉花價格走勢產生很大影響。有的企業建議以19800元/噸的固定價進行放儲,也有的認為應該按照國際市場價,由市場供需來調控棉花價格走勢,實現價格與國際接軌。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徐文英也表示,棉花價格已經成為影響整個紡織產業鏈的關鍵因素。國內棉價長期背離國際市場,導致我國棉花產業鏈競爭力遭到嚴重削弱。這樣的結果首先損害的是農民的利益。目前企業已經出現恐慌心理,擔心放儲通過競拍方式勢必大大高于收儲價,這可能進一步拉大國內外的棉花價差,引領又一輪的炒作。當務之急是盡快發放棉花進口配額,讓進口棉平抑過高的國內棉價,在適當時間以低于19800元/噸的固定價格放儲。儲備中的成本建議由國家財政從2010年高價拍儲的收入中補貼。 如何從根本上解決棉花問題,不少企業都表示應改革現行的棉花管理體制。我國棉花管理體制長期延續行政壟斷計劃價格,同時通過計劃的手段嚴格管理進口配額數量和關稅稅率,違背市場經濟規律,嚴重束縛企業作為主體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配置資源的手腳,影響了行業的平穩運行。企業希望政府按照市場配置資源的原則,為企業提供有利公平競爭的環境。按照市場經濟的原則,提出既保護農民又有利于紡織行業發展的政策。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