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有關部門日前發布《2012年度棉花臨時收儲預案》,確定2012年度棉花臨時收儲價20400元/噸,同時提出,收儲實施范圍和棉花品級要求可在特殊情況下經有關部門研究后調整。這是國家連續第二年出臺臨時收儲預案,收儲價格如市場各方此前預計,較本年度略有提高。
一、收儲價確定:仍以糧棉比價為基礎
2012年國家提高糧食最低收購保護價,其中白小麥、紅小麥、混合麥價格統一提高到102元/50公斤,即2040元/噸,平均上調幅度為9%。以此為基礎,按照1:10的麥棉比價推算,新年度棉花臨時收儲價正是20400元/噸,較上年度的19800元/噸提高600元/噸,上調幅度3%。
據中棉所棉花專家介紹,歷史上麥棉比價一般在1:8或者1:9的時候,糧食和棉花生產能夠保持均衡發展。但隨著近年來我國糧食生產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相比較棉花費工費時的問題變得愈發突出,勞動力成本投入的較大差異已成為確定麥棉比價時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也正基于此,國家在制訂臨時收儲價時將麥棉比價按照1:10來進行考慮,即適當提高棉花比價,已充分考慮了棉花較大的人工成本投入問題。
二、與上年區別:未包含棉企加工費用
與上年度比較,新年度臨時收儲價沒有包含棉企的加工費用。分析認為,有關方面可能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1、2012年紡織產銷形勢不佳,保平穩成為重中之重:2012年首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同比下滑0.5%,雖然有元旦和春節長假集中的影響,但是2012年出口形勢的確并不樂觀。歐洲3月后將進入償債高峰,歐債危機的解決也非一朝一夕,年初疏歐紡織品訂單數量和價格都有下滑趨勢;美國經濟復蘇形勢相對樂觀,但是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日本、新興經濟體等今年也面對較復雜的經濟形勢。在此情況下,如何確保今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速平穩,成為有關方面制訂棉紡行業調控政策時需重點考慮的因素。保持原料價格平穩,避免因棉價過高而增加紡企成本壓力,將有助于保持我國紡織行業競爭力,為企業營造平穩的上游市場環境。
2、棉花加工能力呈過剩狀態,促進行業調整整合:根據中纖局數據,本年度開工的400型企業共1708家,新體制加工廠的開工率為87%。如果按照1條生產線5000噸的產能計算,本年度開工企業的產能已經大大超出我國棉花總產。目前400型企業中有部分企業加工質量、經營情況良莠不齊,行業有待進一步整合。國家2012年度臨時收儲價的確定,將促進一些綜合成本過高、經營情況欠佳的新體制企業調整整合。
3、維持平穩的內外棉價差,紡企采購應立足國內:本年度隨著臨時收儲進行,19800元/噸的收儲價對國內市場形成明顯支撐,但是同時內外棉價差也不斷拉大,年末在外棉價格優勢突出的情況下,紡織企業加大外棉采購力度,12月單月進口甚至創下79萬噸的歷史新高。內外棉價差過大帶來的紡企大量采購、消費外棉,有悖紡織原料立足國內,維護產業安全的考慮,長遠看不利于棉花生產保持平穩。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分享按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