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棉上市,棉花市場行情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目光,尤其是棉花價格。然而,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國內棉花市場上存在著市場價和收儲價同時運行的現象,有業內人士將此稱為“雙軌制”。
記者注意到,自今年9月份以來,國家儲備棉拋儲和收儲同步展開,收儲與拋儲價格便開始“雙軌”運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2012年新棉上市收儲價格定為每噸20400元,執行期是從9月1日開始,直到明年3月31日;同時運行的另一個政策是國家儲備棉出庫銷售,出庫銷售底價為每噸18500元,時間從9月3日開始,到9月29日結束。目前,國家拋儲雖已結束,但是國內棉花市場仍然同時運行兩種價格,一種是國家收儲價格,每噸20400元;一種是市場價格,每噸價格在18600元~19500元之間。
“棉花市場價和收儲價兩個價格同時存在,成為今年特有的‘怪現象’。同時,棉花拋儲和收儲同時進行,也是從來沒有過的現象。”山東省德州市棉花協會副秘書長馬俊凱告訴本報記者。
2012年度新棉收購已經開始,但今年的棉花產購銷形勢明顯不同于往年。9月份,國家高價收儲棉花的同時,低價拋儲;棉花市場存在收儲價和市場價兩種價格,收購加工企業無所適從;植棉收益低、棉農嫌棉價低不愿意賣,棉企嫌收購成本偏高、無利可圖不愿收;國外棉價大幅低于國內,紡織企業成本高企,出口下滑,處境艱難。各種問題和矛盾集中在棉花產業。棉價“雙軌制”之下,棉花產業為何步履沉重?近日,本報記者專程趕赴國家重點產棉區之一的山東德州,進行了一番深入的實地調查采訪。“雙軌”源于內外因素共同作用
“今年拋儲和收儲同時進行,我們認為,國家出臺這一政策也屬‘無奈’之舉。政策的目的就是想把事辦好,既讓棉農得到實惠,又給紡企減輕壓力,更好地參與市場競爭。”山東德棉集團原料貿易公司總經理李傳波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記者注意到,此前不久,國家有關部門負責人在棉花行業會議上也稱之為“不得已而為之”。
前些年,棉花價格相對較為穩定,供需關系較為緩和。從2008年起,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內外市場上棉花價格持續低迷不振,為了保護棉農利益和種植積極性,國家出臺了大規模收儲政策。
“近幾年,隨著物價水平的上升,相對于糧食和其他大宗農產品而言,棉花價格雖有所上漲,但仍處于較低水平,起伏不大。這也嚴重挫傷了棉農的種植積極性,導致了2010年度棉花價格出現了近10年來罕見的快速上漲和大跌局面。究其原因,除了自然因素、游資的囤積、外棉和電子操盤的推波助瀾外,無外乎棉花的低價格、低收益、高風險、高成本,以及由此引發的種植面積縮小、產量下降。”李傳波分析認為。
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了解到,2011年度國家共收儲棉花313萬噸,占當年全國棉花總產量的43%。
“如果沒有收儲政策,2011年度國內棉價可能會隨著國外棉價的大幅下跌而下滑,從而損害棉農利益。國家棉花收儲政策,穩定了國內棉價,保護了棉農利益。”馬俊凱對本報記者說。
2012年9月,國家又啟動了臨時收儲預案,按三級皮棉每噸20400元敞開收購。
一方面是保護棉農利益,另一方面是對棉花產業的健康發展予以支持。新棉上市,國家制定了每噸20400元的較高收購價格,目的也在于保護棉農利益,以及提高棉農種植積極性,但是,現行市場價格卻是客觀存在的。目前,國內市場棉價與國際市場相比,差距仍然較大,每噸差價在3000元左右。
面對國內外棉價差價較大這一現狀,為了滿足國內紡織企業用棉需要,維持其用棉價格穩定性,在收儲的同時,參照市場行情,國家又以低于收儲價近2000元的價格,拋售了一部分2011年度的儲備棉。
眼下,國家拋儲雖然已經結束,但是國內棉花市場仍然同時運行兩種價格,一種是國家收儲價格,每噸20400元;一種是市場價格,每噸18600元左右。
“目前棉花市場價格與國家收儲價格‘雙軌’運行,并且收儲價格大幅高于市場價格,根本原因是國內外棉價價差過大。”李傳波認為。收儲是國家政策性的,是給農民的承諾,而國內棉價高,用量增大,比較依賴進口棉。當前,國際棉價在70~80美分/磅之間(即15400~17600元/噸之間),在不考慮配額的情況下,也有很多公司、企業在繳納40%的關稅后,繼續使用進口棉花。
為此,國家通過陸續放儲和放配額來彌補差價、穩定市場。但是,受國際大環境的影響,特別是美國、歐洲等經濟體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未見好轉,造成全球紡織品消費需求不振。出口受阻、需求減弱,國內棉價缺乏實質性上漲動力。
在棉價“雙軌制”下,收儲的托市效應明顯,而拋儲的實際效果則相對有限。“雙軌”讓部分棉企無所適從
山東德州市是全國重點產棉區之一,常年植棉面積二三百萬畝,但近幾年棉花面積逐年下降,2012年跌至130萬畝左右,僅為2008年棉花面積的45%。據記者了解,今年7月下旬、8月上旬,當地遭遇了51年來最大的澇災,部分低洼地塊農作物絕產,棉花產量和質量下降,預計平均畝產籽棉460斤左右,比正常年份減產10%以上。
“自8月20日以來,德州市棉花陸續開裂吐絮,截至10月底,籽棉采摘基本完畢。從9月初開始,武城、夏津縣部分棉花收購加工企業陸續開門收購新棉。一個多月來,收購量一直不大,一天收購幾千斤至兩三萬斤,以四級棉為主,為往年同期日收購量的1/5左右。四級籽棉收購價格在4.10元/斤左右。”馬俊凱對記者說。
受連續強降雨天氣影響,今年德州的棉花質量大大低于正常年份。統計資料顯示,截至10月底,德州市60余家企業參與棉花收購加工,其中三級棉僅占15%左右,四級棉占77%左右,五級棉占7%左右。
四級籽棉的收購成本在19100元/噸左右,加上加工成本,與交儲價基本持平。由于收購成本偏高,棉企處在虧損邊緣,部分企業停收觀望。目前德州市籽棉采摘基本結束,而收購進度僅有27%左右。
“我做了30多年的棉花生意,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武城縣銀恒棉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天成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去年開始,特別是今年以來,棉花加工企業遇到的困難重重。企業生產不間斷,但是基本沒有利潤可言,如果再加上銀行利息,收購加工企業部分還處于微虧狀態。棉企收購積極性不高,生存困難。
王天成認為,出現這種情況,一是由于區域范圍內加工企業主體過剩,“僧多粥少”,利潤變薄。按照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和規定,武城縣只準批5~6家400型棉花加工企業進行生產,但目前的情況是,整個武城縣具有資質的400型企業多達47家,還不包括其他小型加工企業。二是由于近年來棉農種植積極性不斷下降,棉花種植面積不斷縮小,棉花品級也有所降低,造成棉花供應量下降。目前棉花市場價格偏低,新棉上市交易基本無利可圖,再加上整個市場需求不足,所以幾乎100%的加工企業會選擇交儲。但即便是交儲,仍然沒有太多收益。棉花品級偏低,導致交儲價格偏低,再加上收購成本、加工成本、人工成本的不斷增加,收購加工企業基本無利潤可言,甚至部分企業出現微虧。
“2012年,德州、濱州、東營以及河北、天津等地澇災嚴重,棉花質量偏差,沒有一二級棉,三級棉較少,多數為四級或五級。國家只收儲一至四級皮棉,五級棉不收,那么已收起來的五級棉怎么辦?賣給國家,不要;賣到市場上,一噸會虧損3000元以上。”馬俊凱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
目前,棉花行業存在收儲價(三級,20400元/噸)和市場價(三級,18600元/噸左右)兩種價格。眼下,不少棉花加工企業很疑惑:我們應該按哪種價格收?如果按目前市場上的五級皮棉價格收購,那么籽棉收購價格僅有3.50元/斤左右,遠低于近期4.10元/斤的平均收購價格,棉農的利益將無法保證。植棉收益偏低,農民不愿種棉
記者在前往武城縣采訪的途中注意到,道路兩旁原本大片大片的棉田,如今都種上了小麥,被砍掉的棉株大捆大捆的堆放在路旁。
“2010年以前,種植面積有16畝。但是從去年開始,一直到今年,種植面積不斷減少,現在只剩下10畝左右。賺不到錢,不愿意種了。以前每畝產量在400多斤,刨去成本(人工除外),每畝能賺一千七八?,F在種植成本增加了不說,每畝掙得比以前少了,只有一千一二。”生活在武城縣郊某村的王大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現在年輕勞動力都外出打工了,一天就能掙100多塊錢,比種棉花劃算多了。”
德州市棉花協會對糧棉收益情況測算結果顯示,種棉不如種糧食劃算。種棉收益方面:按平均畝產籽棉460斤、平均售價4.10元/斤計算,畝產值1886元。棉花種植直接成本561元/畝,不包括人工費、租地費(平均450元/畝)及雇人拾花費(平均0.60元/斤),加上每畝棉花良種補貼15元,種棉花畝收入1340元。種糧收益方面:按種一季小麥、一季玉米,小麥平均畝產1060斤、玉米平均畝產1100斤,小麥平均售價1.10元/斤、玉米1.15元/斤計算,種糧食畝產值2431元。小麥直接種植成本420元/畝、玉米種植成本360元/畝。畝產值扣除直接種植成本(不包括人工費)再加上每畝120元的種糧補貼,種糧食畝收入1771元。
種棉花與種糧食比較,在不計算人工費用的情況下,種棉花每畝少收入431元。另外,種棉花費工費時、不能實現機械化,而種糧食基本實現了機械化,用工很少,省下來的時間外出打工,月收入2000~4000元,遠比種棉花掙得多。近年來,農民尤其是年輕人越來越不愿意種棉花。
記者調查中,不少棉農表示,如果今年籽棉價格低于4.5元/斤,明年將繼續減少種植,據初步統計,預計2013年德州地區棉花種植面積將減少15%以上。國內外差價大,紡企處境艱難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自2011年9月以來,受全球經濟疲軟及棉花產量增加影響,國外棉花價格持續下滑;國內棉價有收儲價作支撐,基本保持穩定,內外棉差價不斷加大,一般在4000元/噸左右,最大時達到5000元/噸。
巨大的內外棉差價,使棉花進口量大幅增加。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2011棉花年度,我國共進口棉花544萬噸,比上年度增長110%;部分企業直接進口棉紗,2011年度共進口棉紗131萬噸,比上年度增長43%。在利益驅使下,個別企業倒賣進口配額,最高炒至每噸4000元。同時,國內的高棉價也給紡織品出口造成了很大壓力。
記者從德州市棉花協會了解到,德州市有棉紡織企業240多家,產能450萬紗錠,80%以上為中小型紡織企業,以紡中低檔紗為主。據了解,2011年3月以來,棉紗價格持續下跌,今年10月,當地32支純棉紗主流報價在25500元/噸左右,比2011年3月39500元/噸下跌很多。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由于近兩年工人工資、電費等成本不斷上漲以及紗價持續下跌,目前德州市中小型紡企中,生產純棉紗的企業普遍處于虧損狀態;混紡企業處在微虧或微利狀態;新型纖維企業(竹纖維、莫代爾、大豆蛋白等纖維)訂單減少,多為短單、小單,多數企業處在盈利之中,但利潤率比以前大幅下降。
“棉花市場價格‘雙軌’運行,從長期來看對企業影響較大。當前,大部分棉花加工企業,尤其是新疆的棉花加工企業,大多選擇了交儲,流入市場的新棉少之又少。紡織企業現在使用的棉花主要以國家放儲棉、2011年陳棉以及港口寄售棉為主,再有就是部分地產棉。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料市場可選用的高品質棉花將逐漸減少,這將給紡織企業配棉造成一定困難,后市有可能提升棉花的市場價格,助推原料成本的增加。國內紡織企業受人工成本、融資成本、原料成本上漲的影響,生存難度將不斷加大。”李傳波表達出了這樣的擔憂。
“雖然目前整個紡織行業處境艱難,但多數紡企不敢停產,只能維持生產,因為一停工,員工流失,復工再招工人就困難了,所以不得不咬牙堅持,但開機率普遍不高,目前德州地區整體開機率在六七成。也有個別企業實在撐不下去了,不得不停產。”馬俊凱說。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副會長、山東德棉集團董事長李會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造成國內紡織行業不景氣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全球經濟低迷及需求下降,造成紡織品出口減少;二是內外棉價差偏大、國內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了我國紡織服裝企業的競爭力。
國內整個產業鏈上下游對后市判斷均較為悲觀,紡織行業的又一個“寒冬”似乎已經到來,而且時間可能較長。一部分科技含量低、成本高的紡織企業,可能會面臨破產倒閉。突破困局,需要綜合施策
目前,棉花產業存在著幾十年來比較集中的諸多矛盾和問題,針對當前棉花產業難題,在記者采訪過程中,諸多業內人士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和解決思路。
馬俊凱認為,首先,國家應當加大收儲力度,在受災地區收儲五級皮棉。針對今年山東、河北、天津部分地區澇災嚴重,棉花質量大幅下降的實際情況,國家應當在上述地區收儲五級棉,以保護當地棉農利益。其次,要制定相應扶持政策,出臺種棉補貼。建議國家在穩定收儲政策的基礎上,出臺種棉補貼和種棉農資綜合補貼;出臺扶持棉花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優惠政策;每年安排專項資金,在主產棉區建立優質棉基地縣;發揮好儲備棉平抑市場的作用,同時鼓勵農發行把資金用于棉企儲備棉花,增強棉紡織企業抵御市場波動的能力。此外,要加快建立進口棉收儲機制。近年來,我國對進口棉花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可以在國外棉價較低時收儲一部分外棉,增加我國棉花資源儲備,降低收儲成本,有效化解配額炒作問題。
李傳波建議,在當前形勢下,紡織企業應當積極謀劃新出路。鑒于目前紡織企業處境艱難,紡企要注重提檔升級,生產高品質紗,同時向新型纖維方向、向高附加值的產業用紡織品發展。
“解決國內棉花產業問題,我們也應該學習和借鑒國外好的做法和經驗,如美國和歐盟國家的高額補貼、印度的保護性收購、墨西哥的市場風險保護政策等。”李會江強調。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