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炒作使棉價大幅下跌 產棉基地四成企業停產
中國是棉花大國和紡織大國但并沒有定價權及話語權,棉花消費量的大幅增長也未惠及國內棉農,反而出現由國際棉價波動帶來的國內棉價波動不定。德州是華北地區重要的產棉基地,從3月到現在,德州80%的企業處在停產、限產狀態,40%的企業停產,很可能有20%的企業已倒閉。 一、棉價下跌,棉農叫苦不迭 《經濟半小時》將關注棉花行情以及紡織行業的現狀。9月7日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發出通知,決定從9月8日開始,啟動2011年度棉花臨時收儲。中儲棉總公司發出公告稱,2011年度棉花臨時收儲不受數量限制,敞開收儲。這一政策出臺的背景是因為2010年棉花價格飛速高漲,從9月至11月初不到兩個半月的時間內,棉價漲幅超過67%,然而2011年3月初以來,棉價又快速下跌,一級棉花從每噸32000元下滑到現在的22000元左右,過山車一樣的價格讓棉農們叫苦不迭。下面是記者的調查。 9月初,記者來到了德州市夏津縣東里鎮張官屯村,在這里記者見到了正在為2010年的棉花發愁的棉農王其峰。 王其峰說,看著那些棉花就鬧心,希望新棉上市的時候,價格能夠稍微提高一點,棉花就能賣出去了。 王其峰2010年一共種植了10畝棉花,收獲了總共4000多斤的籽棉,如今全部堆放在了自家的倉庫里面,望著眼前成堆的棉花,他感到非常煩惱,為了防止潮濕,老鼠、昆蟲的損害,他每隔一段時間,還要倒倉,之所以沒有賣掉,是因為2010年棉花收獲的時候,價格非常高,誰知道現在價格下降這么多。 王其峰說,2010年11月份的時候,收獲的價格一度達到了每斤7元左右,他原本想再觀望一下,能賣個好價錢,可是沒成想,到了2011年的4月份的,價格一路下跌,最低的時候達到了每斤3元4角左右,整整相差了一倍多,現在的收購價格也就維持在3元6角左右,這個價格他很難接受。 在不計算人工成本的前提下,王其峰按照時下的價格,一畝地得到的收入也就是1100元,一萬多元的收入已經無法維持家里的正常開銷,而且,相比較其他的作物,種植棉花付出的勞動要大得多。 種植不但費人工,而且這兩年來各種農資漲價漲得厲害,使得收入也在銳減。 記者見到王其峰的時候,新棉已經開始收獲了,這一段時間以來,很多村民在無奈之下只有接受低價賤賣手中的存棉,不過還有一些村民像王其峰一樣,等待著棉價的回調。 記者在夏津縣采訪時了解到,幾乎每個村子里面都有幾戶村民,將2010年的棉花堆放在家中,這兩年來,棉價的過山車讓這些棉農叫苦不迭,很多人選擇了放棄種植棉花。 王其峰說,他肯定不種棉花了,可以種一點賤的作物,比如紅薯、大蔥,騰出功夫去打工,照樣有收入。 相比較其他的作物,種植棉花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收入甚至和出租耕地的價格差不多,采訪時很多常年種植棉花的農民都表示2011年要放棄種植棉花,逐漸形成了一種大的趨勢。 山東省夏津縣縣長才玉璞說,按照目前的價位,對棉農植棉的積極性肯定有影響。因為現在農民也有把棉田改種成糧田的趨勢。種糧國家的補貼越來越多,糧食的價格也一再上升。 在整個德州地區,這個華北地區曾經最大的棉花種植基地,近年來由于價格的因素,種植面積也在銳減。 德州市棉花協會副秘書長馬俊開說,德州是華北地區重要的產棉基地。前幾年,整個德州地區的棉花種植面積在300多萬畝,2008年是290萬畝,2009年是230萬畝,2010年是150萬畝。棉花面積下滑接近50%。 二、棉花價格下跌,紡織企業竟也舉步維艱 2010年棉花價格飛速攀升讓棉農們有了待價而沽的想法,但沒想到僅僅過了個年這價格就飛流直下,如果按照現在的市場收購價格,那就幾乎等同于血本無歸。實際上,德州市是全國傳統產棉區之一,由于近水樓臺的便利,德州的紡織業也非常發達,產能是山東省的1/7,全國的1/20。棉花價格下跌,雖然苦了棉農,但對這些紡織企業應該是個利好消息。不過讓我們意外的是,紡織企業竟然也是舉步維艱。 由于2011年棉價的大起大落,在德州,棉花收購加工企業都不敢敞開收購,收收停停,庫存量大的虧損嚴重,紡織企業庫存增加,銷售困難,難以維持正常的經營。在宋樓鎮的一處工業園區門內,記者就見到了一家已經關門半年多的紡織企業。 山東省夏津縣棉紡企業門衛告訴記者,他們企業在年前農歷三十就停了,因為整個棉紡行業的效益不好。 偌大的廠區內,除了門衛以外,見不到任何人,辦公室和車間已經被雜草圍住,門衛告訴記者,這個企業是當地比較大的企業,工人總量有300多人,是2005年剛剛投產的新企業,可如今,再次恢復生產已經不太可能了。 除了停產的以外,記者在夏津還見到了一些無法正常生產的企業,記者隨機走進了一家紡織企業。一樣只有門衛,見不到工人,廠區內堆放著原材料,透過上鎖的大門還依稀可以見到里面停擺的設備,門衛告訴記者,企業停產一個多月了,2011年以來一直是這樣關關開開的,至于什么時候再次生產,他也不清楚。 按照往年的慣例,紡織企業應該是常年生產的,棉花加工企業在9月初的時候,也應該開始收購,調試機器了,可是這里卻很難找到正常生產的企業。 山東省夏津縣得鑫棉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田九棟說,他們2011年零星收購,而且比較謹慎,要看2011年的棉花質量怎么樣,還有成本多少。 田九棟經營的是一家棉花收儲加工企業,由于棉價價格的過山車,他很難預測2011年的行情,只能謹慎的少量收購,等待價格的穩定,當談到2011年上半年的時,他無奈的選擇了用浮云來形容。 山東省夏津縣得鑫棉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田九棟告訴記者,棉價瞬間就是一個浮云,沒有銷售,2010年3萬多元一噸的時候都不賣,結果過了五一,棉價一路狂跌,每噸差了一萬多元。無論哪個企業,別說一萬多元,就是差五千元,企業都會死很多。 田九棟心有余悸的告訴記者,在價格急跌的時候,正是由于他果斷的賣掉了手中的存棉,企業現在還能勉強生存,棉花加工企業的利潤就在盈虧點之間,近年來成本的提高使得企業本身很難經受風浪。 成本的提高,再加之棉價的劇烈震蕩,田九棟不得不選擇減少產量。他說,正常加工一年能生產七八千噸皮棉,再少也不會低于四五千噸,2010年整個的加工量才500多噸,減少了十倍。 產量的銳減,再加上價格的急跌,企業的損失不小。田九棟說,損失大概有150萬元,只多不少。企業能夠繼續生存就很不容易了,他時下的策略只能是關關停停,走一步看一步。2011年都不敢太動,如果國家收儲不給企業留出利潤,那企業只能是停、等、看。 那么,產業鏈的下一端,棉紡企業現在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記者見到田九健的時候,他正在為2011年4月份高價加工的棉紗發愁,幾個月過去了,幾十噸的棉紗就這樣一直積壓在倉庫里面。事實上,他在棉價最高的時候購買了幾百噸的原材料,幾個月以來,田九健一直在虧損銷售,可仍然有十幾噸的存貨無法銷售,時至現在,雖然棉花的價格跌倒了最低的價位,可是他現在生產的棉紗還是在繼續虧損。 山東省夏津縣天潤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田九健表示,比如說20500元的棉花,乘以1.12噸,去掉雜質后,純棉的真實成本就上到23000元了。再加上工資、電費、稅務、運費、利息等。盈利點在31000元。 田九健為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現在的皮棉價格是20500元,加工的總成本是31000元,可是現在棉紗的銷售價格只是在28000元左右,每加工一噸棉紗,他就要虧損2000多元。他說,上個月虧了一百多萬元。 從4月份到現在,田九健已經累計損失500多萬元,那么,既然生產就會有損失,為什么還要堅持生產呢? 為了維護設備,田九健只能選擇最大限度的減產不停機,現在企業每天限產1/4,可這在整個德州地區已經算是最正常的生產企業了。 山東省夏津縣縣長才玉璞告訴記者,形成了棉紗和棉花價格的倒掛,企業紡出來就賠錢。全縣300多家棉紡織企業,有將近75%的企業在上半年處于停產狀態。 德州市棉花協會副秘書長馬俊凱說,從3月份到現在,整個德州地區80%的企業處在停產、限產狀態。有40%的企業處在停產狀態,很可能有20%的企業倒閉了。 三、棉價的博弈:棉價高漲,市場撲朔迷離 棉花價格高企的時候,棉紡織企業也不得不高價收購棉花,本想著棉紗價格能夠水漲船高,但沒想到2011年以來價格的急劇下挫讓棉紗一下子砸在手里面,形成了越生產越虧本的狀況。追漲殺跌的普遍心態讓棉紡織企業變得謹小慎微,是冒險再收購還是干脆停產觀望成為一個兩難的選擇。根據中國棉花種植協會統計的數據,近三四年來棉花種植面積一直呈下降態勢,但是2010年棉花價格的高漲讓這個市場變得撲朔迷離。 按照發改委和財政部的通知,2011年國儲棉將以標準皮棉19800元/噸的價格敞開“無限量”收購新棉。據推算,目前國儲棉庫至少可以再容納360萬噸新棉,占2011年棉花預計產量的1/2。這對抑制棉花價格的進一步下跌將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在棉花種植面積連年減少的情況下,2010年的棉花價格為什么會急劇拉升呢?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楊世濱說,這是一個悖論,因為70%的原料不是棉花,然而30%卻能夠撬動。有一些外界的非產業資本,所謂的金融資本,進入到產品市場以后,希望能夠快速地博取利潤能夠更快地產生波動。 在談到棉價劇烈震蕩的原因時,很多專家認為除了種植面值減少、產量降低以外,資本的炒作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蘇州鎮綸棉紡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培榮表示,老美利用“中國2011年棉花出口少100萬噸”的炒作,把棉價拉高,害了我國的紡織行業,棉紡行業。 據了解,中國的棉花產量是700萬噸,是世界上最大的產棉國,每年的用棉量在1050萬噸,同樣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墒菂s沒有掌握棉價的話語權,這一年以來的棉價起落是棉花的價格從來沒有過的大起大落,這也給國內紡織產業鏈上的所有企業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蘇州鎮綸棉紡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培榮說,太不正常了,這個波段是幾十年來都沒有的,美國棉花協會坑了全世界做紡織的人,棉花都賣掉了,這就要靠紡織產業去消化。 那么如今棉花收儲計劃正在實施的19800元/噸的價格又會對棉花產業帶來怎么樣的影響呢? 山東省夏津縣縣長才玉璞說,與2010年的棉花行情來比,這個價格不是很高。 按19800元/噸價格計算,對應的籽棉收購價格在每斤4.2元左右,籽棉收購價格在未來還將有所上升,就德州地區而言,要比現在3元6角的價格略高,棉農可以接受,那么,對于下游的企業又會意味著什么呢?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楊世濱說,從遠期的國際合約價格來說,現在已經跌到17000元以下,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如果我們國家的棉花收儲體制是按照19800元的話,當放出這些儲備棉的時候,仍然以19800元放出的話,那么價格要高于國際市場兩三千塊錢,甚至更多。 楊世濱告訴記者,現在國際市場的棉價將比較收儲價格有著一定的差距。這個差距就使得國內的企業很難進行公平的競爭。他說,以比國際棉花價格高兩三千塊錢的面紗跟人家競爭,那么競爭力將會大打折扣,反過來也會使農民受到損傷,因為接不到訂單。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許坤元說,他的紡織品出口到國際市場是按照國際市場的波動來進行的,但是棉花是計劃經濟的。 相對于廣大的棉農,專家呼吁應當出臺更有力度的保護措施,保證棉農的種植積極性。德州市棉花協會副秘書長馬俊凱說,建議國家增設種棉花的補貼,補貼額至少不低于種糧的補貼,高于種糧的補貼應該是比較合理的。這樣能激發農民種棉花的積極性。 四、化纖企業的一枝獨秀 在調查中記者了解到,現在棉花已經不僅僅是人們普遍理解的紡織原料,而是成為被金融化、期貨化或貨幣化的投資產品。據中國棉花協會最新發布的8月份棉花形勢月報顯示,受供需基本面及對后市信心不足的影響,國內外棉花價格均大幅回落。紐約期貨最低價格跌破100美分/磅,較最高點下跌了一半多。國內棉花價格雖然有國儲棉托底,但未來價格走勢依然不明朗。和棉紡織企業普遍陷入困境相比,化纖紡織企業現在還算一枝獨秀。 在沈培榮的辦公室里,記者見到了他每天都要關注的棉價和化纖產品的價格走勢圖,棉花價格的上升會直接帶動短纖的上升,反之亦然,通過這張圖表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在棉價的帶動之下,各種化纖產品同樣經歷了一次價格的過山車。 蘇州鎮綸棉紡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培榮告訴記者,如果庫存控制不好,就會很困難,甚至死掉。因為企業只有14個億,它的上下浮動是2萬元,一噸紗掙3000元。 記者注意到,雖然價格也同樣經歷了大起大落,可是相對于棉價而言,化纖產品的價格還是偏低的,作為棉花的替代產品,以化纖為原材料的紡織企業最近的日子過得很不錯。 恒力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陳建華說,他們恒力集團目前有一萬兩千臺織布機。規模是世界最大了。一天產220萬米。每天有30輛十噸的超長卡車拉出布料。這一萬多臺機器都是在全負荷地運轉,現在一兩個月的訂單都滿了,沒有庫存。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織布企業,陳建華坦言,這兩年來化纖企業的發展勢頭非常的強勁。 恒力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陳建華說,2000年的時候,還不到一千萬噸,全國的產量不到一千萬噸,2009年,到了2700萬噸,2011年有望達到4500萬噸,以前因為棉、麻、毛、絲這一塊,差距不大。 從原來的四分天下,到現在化纖產品占到了整個紡織面料的三分之二,但是看到了這份誘人的利潤,很多其他行業的資金將會進入這個市場,在2011年就會有1800萬噸的產能投入,相當于整個產能的五分之二,價格的搏殺在所難免。 恒力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陳建華說,他其實有些害怕。因為勢頭太好,但是做企業不能跟風,要理性,要看到未來的市場有多大,發展要隨著市場和需求的擴張,不要脫離市場, 在吳江,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在加大投資,降低成本,記者甚至見到了穿著輪滑鞋紡紗的工人,價格的搏殺直接體現在了用工人數上面,這與人們對于紡織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有了很大的變化。 恒力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陳建華說,在90年代初的時候,是一人看一臺,后來到一人看12臺,現在一人看30臺到50臺機器, 蘇州鎮綸棉紡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培榮說,必須向科技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發展,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環境越來越好,設備越來越好,只能朝這個方向發展,不然是沒法進行的。 半小時觀察:國外炒作使棉價大幅下跌,專家呼吁加快轉型升級 目前中國的棉花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35%,消費占到46%,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產國和消費國,創造的產值超過千億元。在這個基礎之上,中國也成為世界第一的紡織大國。但是必須清醒地看到,棉花消費量的大幅增長并未惠及國內棉農,反而出現由國際棉價波動帶來的國內棉價波動不定。棉花大國和紡織大國沒有定價權也沒有話語權,可見在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道路中,棉花產業乃至紡織產業以量擴張的增長方式已經難以持續,由紡織大國到紡織強國,還存在著相當長的距離。 要改變這一現狀,其一要加強科技創新,轉變棉花生產方式,注重品牌和高附加值產品;其二要加強棉花生產的政策扶持,在稅收和補貼上強壯國內棉花市場;其三要開拓新產品、新材料應用,使科技創新盡可能轉化為生產力;第四還要不斷提升管理和營銷水平,加快轉型升級。在這個基礎上,還要借鑒英美等發達國家紡織行業的先進經驗。只有這樣,才能加快紡織強國的前進步伐。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