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倆月漲七成 棉花插上翅膀
■棉企面臨流動資金之痛 據了解,2010年紡織企業普遍取得了較好效益,主要得益于低成本,高銷售的產品效益,利潤空間大,但后序企業接盤困難,效益并不理想。隨著棉價的持續高位,今年紡織企業將全面面臨高成本時期,利潤空間大幅縮水,效益大幅增長將受到抑制。 “棉企不能沒有庫存,高價原料增加了對流動資金的需求。另一方面,紡織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利潤率不高,不受銀行待見,信貸困難,不少企業將面臨資金緊張的問題。”曾在省紡織廳工作8年的紡織專家蘇建華對記者說,持續不斷的人工荒,紡織企業面臨用工短缺和成本上升壓力。由于紡織企業勞動強度、待遇相對較低以及就業者觀念等問題,紡織企業普遍遇到勞動短缺和用工成本大幅上升等問題。據紡織協會調查顯示,有29.3%的企業勞動力成本上升了20%以上,有83.8%的企業勞動力資源短缺。 魏林燕說,人民幣持續升值增加企業的成本壓力。自去年6月21日再次啟動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由6.8275升至目前的6.5772,累計升幅達3.8%。其中2010年一個多月時間升幅0.73%。匯率大幅升值,大大增加出口成本,降低了出口效益。據測算,2010年紡織服裝出口僅匯率變化,就損失近135億元人民幣。 ■青企應對: ●到產棉區建棉花基地 青島紡織企業眾多,棉花的價格關系到眾多企業的生死。面對不再溫順的棉花,日益加劇的人工荒,內憂外患之下,島城紡織企業并沒有坐以待斃。青紡聯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去新疆一個較為貧困的縣建立一個年產1.5萬噸的軋花廠。“如果進展順利,2012年棉花收獲的時候就開工。在產棉構建立軋花廠,不僅可以保證原料的供給,還能促進邊境貿易。”青島紡聯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邢厚祥說。 邢厚祥說,企業在新疆站穩腳跟后,會通過一系列的并購、重組,提高棉花加工能力,在支援新疆的同時完善企業的產業鏈,提升企業業績。 ●剝離低附加值環節 人工荒已經存在多年了,紡織業做為勞動密集型產業,人工荒現象尤為嚴重。“青島很多紡織企業都面臨開工不足的問題,為了應對,部分企業把低附加值的生產企業進行了剝離,僅留下附加值高的研發環節;還有的企業將生產車間建到平度、膠州、萊西等地,讓當地勞動力可以就近上班,緩解人工荒。”蘇建華說,紡織企業在新的環境下,一定要學會轉型。“有貿易優勢的就做好貿易,有科技優勢的就做好新產品研發,而織布等產業的低端環節可以放到郊區的區縣或者附近的城市完成,比如青紡聯就在膠州工業園建了織布廠。” “企業其實不怕原材料漲價,而是擔心產品賣不出去,原材料漲價了,產品肯定也會漲,大不了滯后幾天?,F在青島的紡織企業眾多,產品較為混亂,價賣不上去,這是個問題。”蘇建華說。青島匹菲特紡織負責人朱先生介紹,由于他們公司在產業鏈中所處的地位較低,現在已基本處于停產的狀態。“棉花暴漲暴跌,我們企業沒有多少資金,又貸不到款,產品一賣不出就,企業這就停擺了。” ●把期貨當成"滅火器" 2010年9月份島城部分紡廠在17000元時候在期貨市場買入了3~6個的棉花庫存,棉價在30000元的時候,他們還用著17000元的棉花,他們的企業利潤不言自明!銀河期貨青島營業部副總經理郇斌說,為規避棉價暴漲暴跌風險,企業主要利用好棉花期貨這個套期保值的工具,2010年很多生產企業利用期貨有效的控制了生產成本。”每年7,8月份,期貨棉花在不斷增加的期貨庫存的打壓下,都會出現一定幅度的下跌,期貨價格很多時候都低于現貨價格,貿易企業可以在期貨市場進行買入,從期貨倉庫提出棉花后,在現貨市場賣出,最高噸利潤達到800元以上;而期貨價格在庫存不斷減少的情況,價格開始上漲,每年的1、2月份開始棉花期貨又會處在一年的價格高點上,這時候期現價差最高的時候達到過1500元以上,很多棉花加工企業專門進行期貨棉的加工,然后銷售到期貨市場,獲得非常好的利潤回報,這是市場最原始的功能,也是特定事情的產物。” ■非棉料衣服或超5成 棉花價格上漲,必然會促進替代品的開發。蘇建華說,目前棉花的替代品多種多樣,滌綸短纖和粘膠短纖是主要的兩種。此外,隨著科技的發展,以竹子為原料生產的竹漿纖維和以蟹殼物質加工而成的甲克素纖維也應運面生。“在紡紗原料消費方面,棉花占比約為一半,滌綸短纖、粘膠短纖和其他原料占一半。80年代以前,大家伙穿得都是棉料的衣服,80年代后,滌綸衣服大量興起,未來隨著棉價的上升,非棉料衣服可能超過5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