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體制改革有待突破
在中國,棉花是除糧食之外的第二大農業經濟作物,也是紡織工業的重要原料。基于棉花產業在國民經濟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何引導其健康有序發展成為一直以來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方面。 1998年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棉花流通體制改革的決定》及2001年國務院《進一步深化棉花流通體制改革》文件的出臺,先后明確了放開棉花收購,打破壟斷經營,棉花儲備與經營分開,國內棉花收購銷售價格由市場形成,國家不再統一定價,標志著中國棉花計劃經濟時代的結束,國內棉花價格真正由市場形成的開始。 2003年度,國家除發放當初加入WTO承諾的85.6萬噸進口配額外,還追加了關稅之外150萬噸進口棉配額,關稅為1%,這意味著中國棉花價格開始與國際棉價聯動接軌。 棉花價格形成機制的市場化與國際化是必然發展趨勢,我國棉花體制改革已經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某些關鍵環節仍有待突破,例如如何穩定國內棉花生產等等。 中國耕地面積有限且存在較嚴重的糧棉爭地矛盾,棉價的大起大落、自然氣候的影響、中國棉花生產者多而散的特點和種植的完全自主性,致使國內植棉面積、產量波動較大,這對中國棉花產業的穩定發展極為不利。從目前國情來看,棉花種植面積穩定在8000萬畝以上較適宜,再通過單產和品質的提高,將國內棉花總產量穩定在800萬~900萬噸,加上部分進口,基本滿足國內棉花用量。 有關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解決棉花種植面積穩定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政府實行最低收購保護價制度。最低保護價要參考糧棉比價和棉花與其他商品的比價、國內外棉花供求狀況、棉花生產成本、勞動力價格等因素,但到現在仍然沒有結果。他們建議,可以仿效農產品補貼政策實施得較好的國家,實行一些補貼。當然,補貼政策一提出來就會遭到很多人反對,反對的理由就是,加入WTO后,進行補貼有悖WTO的規定和全球經濟一體發展趨勢。但是,補貼政策的實施與否最終取決于是否符合本國的利益,而不是取決于符合某個游戲規則,所以,在號稱市場化程度最高的美國,政府在棉花生產上對農民實施的補貼至少有三種以上。 同時,通過國家有效手段,科學調節進口棉數量,穩定中國棉花市場非常重要。中國加入WTO時承諾每年進口89.4萬噸1%關稅的棉花,現在中國棉花缺口已經遠遠超過這個數量,每年國家都增發1%關稅外的棉花進口配額,增發部分實行滑準稅率,按5%~40%的稅率進行滑動征稅,基準價11397元/噸,2008年度超過此基準價的按固定稅率計算,加收570元/噸。 增發的配額數量主要由國家發改委根據本年度國內供需缺口大小而定,但這里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是對國內產量與用量的統計數據不準,從而造成多發或少發。所以,準確掌握產量和用量,對于做好增發配額的調控格外重要。 對此,紡織企業呼吁,國家應考慮取消棉花進口配額,放開進口,保證紡織企業對優質棉的需求得到滿足。如果進口配額制一時不能取消,企業則建議,稅外配額的發放能否根據國內市場供求狀況發放,數量上可以適當放寬,配額的使用有效期可以適當延長。這樣便于各類主體在不同時期,可以根據市場的變化靈活把握進口時機,還可以避免因國內配額的集中發放,給國外基金與棉商哄抬炒作棉價留下可乘之機。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