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棉漲跌互現 外棉破位下跌
本周(2011年11月14~18日),國內棉花購銷價格繼續下跌,鄭棉期貨和電子撮合價格略有上漲,國際市場棉價破位下跌;國內棉紗和滌綸短纖價格持續走弱。 由于現貨市場持續疲軟,企業交儲積極性提高,本周棉花臨時收儲日均成交量超過4萬噸,累計成交211840噸,較上周增加46880噸,增幅28.4%。截至11月18日,本年度收儲交易累計成交625830噸,其中內地成交178950噸、新疆成交446880噸。 由于下游紡織采購乏力,現貨成交陷入低迷,籽棉價格繼續下滑,棉花購銷價格小幅下跌;鄭棉期貨和電子撮合市場上的資金關注度日趨減弱,行情維持橫向整理狀態。11月18日,內地3級籽棉收購均價8.02元/公斤(折皮棉收購價18103元/噸),較上周下跌0.06元/公斤;新疆3級籽棉收購均價8.06元/公斤(折皮棉收購價18043元/噸),較上周下跌0.06元/公斤,跌幅0.7%。代表內地標準級皮棉銷售均價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19217元/噸,較上周下跌52元/噸,跌;新疆標準級皮棉銷售均價19637元/噸,與上周持平。鄭州棉花期貨1月合約結算價20025元/噸,較上周上漲35元/噸,漲幅0.2%;全國棉花交易市場電子撮合交易1月合同均價19351元/噸,較上周上漲122元/噸,漲幅0.6%。 市場擔憂歐債危機向歐元區核心國家擴散,歐元兌美元走弱,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大宗商品受到打壓,紐約棉花期貨最終跟隨周邊市場大幅下跌,一舉跌破95美分支撐,棉商隨之調低現貨報價。11月18日,紐約棉花期貨12月合約結算價94.8美分/磅,較上周下跌4.4美分/磅,跌幅4.5%。代表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按1%關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8092元/噸,較上周下跌417元/噸,跌幅2.3%;按滑準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8487元/噸,較上周下跌413元/噸,跌幅2.2%。 紗、布銷售仍然不暢,紡織企業停、限產現象增加,產成品庫存居高不下,只能加大促銷力度,棉紗價格繼續下跌;由于原油價格大跌及下游銷售不濟,滌綸短纖價格延續跌勢。11月18日,32支純棉普梳紗報價26250元/噸,較上周下跌490元/噸,跌幅1.8%;滌綸短纖報價10900元/噸,較上周下跌350元/噸,跌幅3.1%。 展望后市,國際棉價偏弱運行。近期,歐債危機持續發酵,法國、意大利深陷其中,尤其是意大利債務問題成為新的焦點,其1年期國債收益率達6.1%,創下14年來新高,短期市場對歐債危機繼續蔓延至歐元區核心國家的憂慮難以消退,大宗商品走勢堪憂。從基本面來看,雖然美棉出口簽約數據表面風光,但卻經不起推敲。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截至11月10日,2011年度美棉出口簽約累計達235萬噸,占目前全年度出口預測355萬噸的2/3,但上年度結轉簽約量超過了160萬噸,本年度以來凈簽約量僅75萬噸。實際上,美棉出口情況并不樂觀,截至目前,出口裝運量累計僅32.3萬噸,同比下降32.4%,較過去三年平均值下降48.2%,其中對中國累計裝運9.8萬噸,同比下降45.1%,較過去三年平均值下降49%。 國內棉價維持振蕩。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近日發布的《2011年度全國棉花產量調查報告》顯示,8月份以后黃河、長江流域雨水偏多,對棉花生長造成一定負面影響,產量較8月份預測下調3.8個百分點。2011年度全國棉花種植面積7941.7萬畝,較上年增長8.5%;平均單產95公斤/畝,增長11.6%;總產量754.8萬噸,增長21.2%。盡管產量有所下調,但國內紡織消費日益萎縮且前景不佳,山東、江蘇等地紡織企業紛紛反映紗線市場十分蕭條,訂單嚴重不足,企業開工率降低,部分企業有停產、放假的打算,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預計本年度國內消費量僅在900萬噸左右,且后期仍有下調的可能。在新棉供給旺季,相當一部分資源還需通過交儲進行消化。到目前為止,本年度臨時收儲量已超過60萬噸,有效緩解了供給壓力,中期內棉花市場寬松的供需格局還將持續,預計國內棉價在收儲政策支撐下有望維持振蕩格局。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