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協會:國家調控力度加大 力保棉花市場穩定
-----年終回顧
國際金融危機繼續影響各國經濟。在“擴內需、保增長”等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國內宏觀經濟形勢有所好轉,雖然紡織品服裝出口下降,但內銷比例增加,紡織行業生產繼續保持增長,棉花價格上漲明顯,尤其是新棉花年度開始后,受棉花減產預期放大等多種因素影響,全國籽棉收購、皮棉銷售和期貨撮合價格持續走高,局部地區個別時段甚至出現資源搶購現象,推動價格進一步上漲。國家有關部門根據市場情況,及時出臺了收拋儲和發放進口配額等宏觀調控政策,對穩定棉花市場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年看,國內棉花市場運行可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1—5月,棉花價格恢復性上漲。年初,國內紡織企業受金融危機影響,生產增幅放緩,出口下降,行業運行十分艱難。國家出臺了紡織工業調整振興規劃,兩度上調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支持紡織工業的發展,繼續加大對棉花收儲。在2008年價格大幅下跌之后,國內棉花市場開始轉暖,收購和銷售價格穩步回升。4月份收儲結束之后,國內市場資源特別是高等級資源緊張,棉花價格上漲速度加快,月漲幅近千元。為滿足紡織用棉需要,穩定棉花市場,國家決定從5月22日起,開始公開競賣儲備棉,首批計劃152萬噸。拋儲之后,價格漲速明顯放緩。
第二階段:6—9月,棉花價格保持總體穩定。為保證紡織企業需求,國家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了儲備棉拋售力度,再次增加60萬噸的拋儲數量,同時對相關政策進行了調整,并增發40萬噸加工貿易進口棉花配額。盡管7月下旬至8月,部分棉區出現長時間連陰雨或高溫干旱天氣,棉花產量和質量均受到一定影響,但在國家及時的宏觀調控下,國內棉花市場運行相對平穩,價格并未出現大起大落。
第三階段:10—12月,棉花價格大幅上揚。棉花收購進入旺季后,由于市場減產預期放大、新疆棉外運困難等因素,全國棉花價格持續上漲,國慶節后漲速加快,大部棉區籽棉收購價格超過7元/公斤,部分地區創歷史最高值。為保障紡織企業需求,穩定市場,國家開始第三批拋儲50萬噸。發改委多次召開
“國家棉花調控會商聯席會議”,研究采取組合調控預案,包括繼續拋儲、提前足額發放進口配額、協調解決新疆棉運輸等,以穩定棉花市場。中國棉花協會五次發布行業警示,引導業內穩定信心,防范風險。國內棉花價格過快上漲勢頭有所遏制,年末逐步趨于穩定。
2009年最后一周(12月28日-31日),由于臨近元旦假期,國內棉花現貨價格和籽棉收購價格繼續保持穩定,周五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28)為14873元/噸,較前一周上漲40元,周平均價格高于前一周17元/噸。據中國棉花協會加工分會調查,周五大部分棉區3級籽棉收購價格在7.2-7.3元/公斤左右,與前一周基本持平。山東最高,在7.45元/公斤左右;新疆則穩定在6.2元/公斤左右。
周一,第三批拋儲結束后,鄭州棉花期貨市場大幅上漲,部分合約漲停,價格創三年來新高,遠期9月合約突破17000元/噸,盤中交易活躍,日交易量再創新高。隨后三日鄭棉維持高位震蕩,多空雙方的分歧加大,全周仍有較大漲幅。
國際方面,新年假期臨近,國際棉花市場繼續交投清淡,但受鄭州棉花期貨一度漲停的帶動,紐約棉花期貨也出現上漲,近期3月合約周末收盤價75.6美分/磅,較前一周上漲1.95美分。國際棉花現貨價格也同步上漲,CotlookA指數周末為78.45美分/磅,較前一周上漲1.35美分。中國進口棉價格指數FCIndexM指數周五為82.18美分/磅,折1%關稅14318元/噸,低于國內相似品級價格555元/噸;折滑準稅14822元/噸,高于國內51元/噸。
|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