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需求不足 國儲棉拋售遇冷
國儲棉的拋售意外遇冷——接近半數的儲備棉無奈流拍。 截至6月3日,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共計放出約12.4萬噸的拋儲計劃,不過有效成交量僅約6.5萬噸。 下游紡織企業濃厚的觀望心態牽制了國儲棉的成交。“先拍先吃虧。”山東魯棉集團人士6月4日表示,對價格的觀望影響了紡企競拍積極性。5月31日,國家發改委將2008年標準級的國儲棉競拍底價從12900元/噸,下調至12600元/噸。 用棉需求未能持續反彈是導致國儲棉流拍的關鍵因素。江蘇華芳集團人士6月4日稱,紡織業3月的“小陽春”沒能延續,“采購商們春節后集中補庫存已經結束,終端需求還未真正復蘇。” 數位受訪人士預計,考慮到400萬噸的國儲棉現狀以及持續疲軟的市場需求,今年棉花進口的滑準稅配額可能無望。 價格博弈 6月3日,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共計推出26350噸2008年度儲備棉競拍資源,最終成交11922噸,折合標準級棉價格約12748元/噸,略高于競拍底價12600元/噸。 這一狀況已經持續數日。 自5月22日拋儲至6月3日,12.4萬噸的拋儲計劃僅僅完成6.5萬噸。 3月以來,紡織業一直在呼吁國家發改委開閘拋售國儲棉,以緩解棉價反彈帶來的成本壓力,這一呼聲終于盼來一紙公告——5月21日,中儲棉發布拋儲公告,將拋售總計152萬噸的國儲棉,2008年標準級棉競拍底價為12900元/噸。 拋售啟動四天后,并不熱烈的競拍反應,迫使競拍底價下調至12600元/噸。 “定價沒有吸引力。”廣東忠華棉紡織實業公司采購部的負責人胡忠開告訴記者,如果按照12900元/噸的競拍底價采購,企業就將面臨虧損,因為“下游的棉紗價格并不那么理想”。 他表示,下調后的競拍底價仍然偏高,“我們嘗試在找一些11800-12000元/噸的4級棉替代”。胡忠開此前一直在等待著國儲棉拋售,希望借機補充企業存棉。 “考慮到新棉9月才陸續上市,企業至少需要補充1個月的用棉量。”這家13萬錠產能的紡織企業目前約有6000-7000噸的存棉,考慮到即將到貨的2000噸外棉,該企業的存棉大約可以支撐到7月底。 上述山東魯棉集團人士說,部分著急用棉的企業在底價下調之前就著手入貨了,“個別企業這一拍就相當于虧損了幾十萬”。 依照慣例,拋儲的成交價格會逐步走低,“只要不造成停產,預計紡織企業都會再等一等更合適的入場時機,畢竟已經明確了150萬噸的拋儲量,紡織企業的用棉是有保障的”。 不過,北京中期期貨公司研發部分析師張向軍表示,12600元/噸的競拍底價實際上是2008年的棉花收儲價,定價基本合理,雖然這一價格可能與紡企的心理價位有些差距。預計9月新棉上市之前,標準棉將穩定在12600元/噸的水平,“大幅上漲或者下跌的可能性都不大。” 需求反彈乏力 企業訂單的持續低迷也是導致國儲棉流拍的關鍵因素。 “用棉量并沒能持續回升。”河南一家10萬錠產能的紡織業人士介紹,紡織企業的開工率雖然在春節后環比有著明顯的回升,用棉量也隨之增加,但是這一增長并未能持續。該企業目前的在手訂單比去年同期下降超過1/3。 江蘇華芳集團人士介紹,國際零售商在前期消化大量庫存后,3月份開始集中補庫,這也導致了3、4月紡織業的用棉量有所回升,但是從目前市場情況判斷,補庫存已經結束,“需求并未能真正復蘇”。 4月份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并未展示出繼續好轉的跡象,降幅反而有所擴大。海關統計顯示,4月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額由3月份同比增長9.9%轉為同比下降11.2%;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同比下降14.4%,比3月份擴大8個百分點。 4月的紡織出口數據可能暗示了3月的短暫回暖是由對低庫存狀況的重新進貨,而非全球終端需求可持續的復蘇。下半年市場需求能否真正改善至為關鍵,不過直到目前整個市場的方向還不明朗。 事實上,150萬噸的拋儲已經基本足以填補9月新棉上市之前的市場供應空白。 在拋儲之前,中儲棉曾經進行過全國棉花商業庫存的摸底調研。這份5月完成的《中國棉花商業庫存調查報告》顯示,截至4月末,國內棉花商業庫存約110萬噸,其中新疆地區囤棉約42萬噸。 而這110萬噸的存量尚不足中國紡織業兩個月的用棉量,在9月新棉上市前,紡織業有兩個月的用棉還沒有著落,缺口正好是150萬噸。 數位受訪人士預計,考慮到400萬噸的國儲棉現狀以及市場需求,發改委今年預計將不再發放棉花進口的滑準稅配額。按照慣例,除了發放89萬噸左右的關稅內配額,政府還會補充發放部分滑準稅配額作為補充。2008年,發改委曾經發放了260萬噸的滑準稅配額。目前相同等級的進口棉的到岸價比國產棉每噸便宜約15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