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3月下旬,國內棉花現貨價格上漲提速,地產三級棉的公檢到廠價連破11800元/噸、12000元/噸大關,地產四級棉的提貨報價也從11400—11500漲至11700—11800元/噸,4月初河北、山東等地一些軋花廠甚至報出三級棉12200毛重帶票提貨的價格,棉價直奔標準級棉12600元/噸的收儲價,短短的20幾天內,棉價漲幅達到500元/噸左右,一些棉花貿易商、棉花加工企業操作的積極性被棉價連續高漲調動起來,詢價上升,囤棉待沽的心態陸繼占據主導,河北的幾家存棉企業表示,由于目前一致性好,批次大的高等級棉花比較少,而新疆棉的報價普遍高于內地同等級棉200—300元/噸,且隨氣溫上升,含糖量高的弊端開始顯現,因此12500元/噸以下不打算售棉。棉紡廠紛紛提價采購高等級棉花,也印證了用棉企業普遍原料庫存不足和內地棉供應緊張的事實。
一些棉企業認為,國家以12600元/噸的價格收儲標準級棉花,即使7月份拋儲,將幾個月的財務費用計算在內,成本已到13000元/噸附近,國家13000以下拋出的希望不大,因此當前存現貨,期貨撮合上做多風險并不大。筆者卻不這么認為;
其一,國家儲備棉花的目的是為了平衡棉價和調節供需,并沒有保護棉花流通企業和棉商的目的,只要保證棉花市場平穩,有序、安全運行,虧損或贏利并不是問題;
其二,根據推算,本年度收儲前國家儲備棉約118萬噸,而且90%以上是2003/04年度的外棉(以美國高等級棉為主),按輪儲的原則,肯定要先拋出陳棉,恐怕連11000甚至10500元/噸的價格都不到,何談13000元/噸?
其三根據筆者近日到黃河流域棉區,長江流域棉區調查,前期連續降雨導致皮棉回潮過高,一般堆放在倉庫中的水分就達到9.5—10甚至10個以上,按有關“皮棉回潮率在8.5—9.5扣除400元/噸”的規定,標準級皮棉的入儲價格明顯低于12600,因此以12600元/噸為軸的說法并不確切。
那么對當前棉花市場形成上行支撐的因素有哪幾個呢?筆者認為:
一、現貨短期供應不足,特別是高等級地產棉除了河北、河南和山東等地軋花廠還有少量庫存外,大部分400型棉花企業交儲結束,加工結束,因此出現一些200型廠,400型廠聯合提價現象;
二、美元貶值,股市和期貨市場觸底反彈,導致以美元結算的大宗商品報復性飆升,原油重回52美元/桶,棉花這片“低洼地”得到有效填補,但美國經濟是否已級觸及“L”形底部,失業人員繼續上升和經濟增長速度放緩預示反彈尚早;
三、全球植棉面積預期有較大下降,為2009/10棉價高位運行提供了炒作素材。從中國棉花信息網和農業部等發布的測算數據來看,植棉面積減幅在10%—12%之間,棉花企業和投機資金借勢炒作,有人預測期貨和撮合的主力合約近日將破13000,
四、《紡織服裝業調整振興規劃》中短期能借上力,產生影響的主要是紡織品服裝出口部上調至16%,業內測算,理論上可以給紡織業帶來70—90億直接利潤,部分企業把出口產品交貨期推至4月份,雖然僅上調1%,但表明國家積極應對,穩定出口企業信心的態度;
五、棉紡織企業的棉花庫存同比偏低,據信息網調查,2月底紡企工業庫存為98萬噸,而去年同期為138萬噸,下降了29%,一方面是紡企資金鏈比較緊張,另一方面是內地高等級棉花相對較少,從“買漲不賣跌”的角度看,棉價反彈有利于皮棉銷售;
六、據未經確認的消息,國家很可能在4月份下發100萬噸滑準關稅棉花進口配額,稅率不變。當前進口M級棉滑準關稅公式下的價格為12000左右,基本同國內棉價持平,部分棉企認為,中國滑準稅下發,必然引起國際棉價上漲,很可能形成國內外聯動上漲的格局。
那么短期內對棉價上漲形成打壓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棉紡織廠的承受能力已達上限,據筆者了解,春節后棉紗的上漲幅度基本同棉花一致,都是500—800元/噸,內銷訂單利潤不升反降,棉紡廠上調棉花采購價,并非是對棉價的認可和接受,而是實際配棉和消費的需要;紗價的上調也是被棉花等原料推高,而2、3月份出口訂單價格呈現下降趨勢;
二、2008/09年度棉花消費量下降的預期遠遠高于USDA、ICAC以及國家政府部門的測算,筆者的估計是750—780萬噸,2009/10年產量的下滑幅度很可能要低于消費量下滑的幅度,認定2009/10年棉價將高位運行有些盲目;
三、國家在新棉上市前或將出臺的幾個政策,筆者認為五.一前增發滑準關稅配額的可能性很大,而且是一次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