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棉花市場價格走向會不會以12600元/噸為軸?
從去年底開始,國家從照顧農民利益,穩定棉花產業等多個角度出發,出臺了收儲政策,收儲的價格不菲,數量可觀,棉價下跌由此止步。對于每噸12600元的收儲價格,業界有許多人猜測,未來棉花市場的價格定位會不會以此為軸?在跌與漲之間,筆者有如下見解。 下跌。顯然可能性不太大,在國家收儲政策的強力推進下,財政投入巨資收儲棉花,并規定了收儲企業給農民結算的收購最低保護價,純粹是一種宏觀調控救市行為,從出臺政策至今初衷也逐漸顯現,去冬今春,持棉農民得到了實惠,振興紡織工業規劃的政策出臺,更使得業界的信心有所恢復。再從行業現狀看,穩定的市場,穩定的價格,穩定企業與民生是當前最大的政治,重大物資再度巨幅漲跌也是不太可能的,國家眾多刺激拉動經濟的舉措正在一步一步地實施。 上漲。上漲的動力來源于上游產品的復蘇,國家調低紡織產品的出口退稅是個大利好,美棉等國外棉花和國內棉花種植面積的雙減也對棉價上行帶來長期利好。但這似乎有點樂觀,金融危機導致的負效應不是一天兩天,資本市場還原更靠資本充填,眼下市場恢復需要時間,國內外的紡織品市場還沒有真正回暖。大量的小紡企被市場沖擊擊垮,短期不會恢復,用棉量不會出現陡升。市場的規律短缺才會顯示物貴,雖然目前的棉花銷售價格出現上揚態勢,但以229級為代表的皮棉公檢到廠價始終沒有高于國家收儲棉的價格,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極具說服力的信號!。 當前整個行業所處的尷尬的境地,或許會令今年的棉花市場以國家收儲價格為軸波動調整。 |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