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收儲工作將持續到3月中下旬,國內棉花(資訊,行情)市場價格走勢穩健,市場購銷趨于活躍,籽棉、皮棉和紗線價格均有所上漲。收儲結束后,國內棉花市場供需雙方有望展開新一輪博弈。目前看漲的市場觀點比較流行,棉花企業普遍認為:本年度后期,高等級棉花將供不應求,現貨棉價將在7月到9月間沖擊12600元/噸以上的價格。而筆者認為:棉花拋儲和外棉配額政策是未來棉花市場行情走勢的關鍵因素。短期內,棉價的振蕩行情不會改變,但總體格局仍將保持強勢。中期看,國家棉花收儲3月份將結束,輪出儲備的時間、數量和價格對三四月份棉花行情影響頗大。
宏觀經濟不振和消費需求低迷
世界經濟仍令人擔憂。據IMF最新預測,2009年全球經濟增速將大幅放緩至0.5%,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最低水平。近期,美國、歐洲及日本經濟繼續惡化。從大的趨勢上看,包括棉花期貨在內的諸多商品期貨與自身的基本面都沒有太大關系,價格走勢要看美國股市、美元指數等宏觀經濟指標。從ICE期貨最近的交易看,投機凈空頭明顯增加,日成交量不斷減少,持倉量屢屢下滑,這與近期市場的宏觀經濟狀況也相吻合。北半球春播開始之后,ICE期貨的新花合約可能較受關注,不排除市場再次炒作天氣和播種面積,但現階段市場基本沒有利好消息,美棉價格走勢以下跌為主,反彈行情往往難以持久。中國和韓國紡織廠在ICE棉花期貨大跌之際采購了即期裝運的棉花,美國國內紡織廠無成交,CCC貸款棉贖出不快,新花供應量大,需求清淡,現貨均價下跌。近期,1%關稅下外棉價格持續低于國棉,價差不斷擴大,近日內外棉價差較1月份每噸擴大了近千元,這難免壓制國內棉價的上揚空間。從目前的市場情況看,棉花市場缺乏暴漲暴跌的理由,一方面宏觀經濟環境依然低迷,紡織企業起色不大,國內大宗商品在經歷了一波反彈之后又有掉頭探底的風險;另一方面在國家收儲政策的支撐下,現貨供應確實出現了微妙變化,部分地區和部分品種出現了供應偏緊的苗頭,收購市場出現難收局面。但綜合數據顯示,棉花消費繼續萎縮,新棉銷售和棉花進口低迷。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數據,截至目前,新棉銷售率為33.1%(不含交儲棉),同比下降25.0%。棉花商業庫存約279萬噸(剔除交儲量),棉花潛在供應量仍然較大。
收儲僅能改變階段性供求關系
過去幾個月,國際棉價經歷了企穩、快速上漲和盤整下跌這幾個階段。據分析,促使棉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和印度大規模收儲以及印度大幅提高最低支持價使國際現貨價格整體水平抬高,市場出現短期供應偏緊的狀況。不過,這段時間棉價的上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次技術性反彈,與現貨需求沒有太大關系。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年度后期的棉花市場仍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從現貨市場看,雖然現在棉價水平很低,但各國紡織廠都是隨用隨買。由于配額十分緊缺,中國紡織廠進口非常謹慎,后期的經營狀況難以預料。政策面上,滑準稅、配額以及拋儲備受市場關注。由于政策因素是影響市場最直接的因素,因此,市場參與各方都謹慎行事,不敢對后市過于樂觀。其實,階段性的供應短缺掩蓋不了全球棉花供應非常充足的狀況,正是出于這個考慮,紡織廠并不急于采購。
現階段,棉商普遍不愿過早降價銷售2008/2009年度的棉花,但一些國家已感受到出口的壓力。如果臨近新棉上市的時候還有大量陳棉沒有賣掉、印度棉又低價進入國際市場,那么必定會展開價格大戰,美棉出口也不會像現在這樣順利。3月底之后,北半球的新棉播種即將開始,雖然今年各國的播種面積普遍大幅減少,但未來一段時間仍充滿變數——能源和谷物價格下跌、成本下降、匯率因素都可能使植棉面積發生變化,因此,現在斷言新年度棉花供應大減還為時過早。在未來一段時間里,全球棉花消費萎靡和國內紡織產品出口不振依然存在,紡織業用棉量也可能持續減少。紡織行業振興計劃發揮成效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紡織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進一步惡化,也將對國內棉農種植及棉花加工帶來較大的影響。一旦收儲結束,國家棉花儲備輪庫展開,鄭棉市場面臨的壓力可能便會顯著增強。
涉棉企業應對國家輪儲的動向早作準備
今年棉花市場的收儲力度不僅近年來少見,在農產品(000061,股吧)中也不算小,這給了部分企業以較高的期望,有些企業似乎認為國家托高棉價勢在必行,不會讓價格下跌,有些企業甚至認為國家會繼續對棉花的收儲。但時過境遷,或許在本論收儲結束以后,政策的重心將由支持棉價轉移到穩定棉價上來,價格主線由收儲價格向市場價格過渡。當前,收儲完成了80%以上,儲備棉的庫存增加太多,庫容和資金壓力逐漸顯現,入庫難度在增加,關于國家棉花輪儲時間、數量、價格的傳言此起彼伏,涉棉企業應對國家輪儲的動向早作準備。由于世界經濟持續惡化,紡織企業的壓力與日俱增,雖然現在收儲支撐了棉價和大型棉企的經營信心,但我們也不能斷言棉價在本論收儲結束以后必定下跌,但是可以判斷:棉價會從收儲價格向市場價格轉移,收儲結束之后短期內價格的波動在所難免,春播結束后的兩個月里,棉價上漲的空間很小。對于生產棉花的企業來說,在交儲量有限的前提下,與其去等待收儲結束后的動蕩,不如在眼下尚有收儲支撐、尚有利潤空間的情況下,降低對未來價格的過高預期,在12000元/噸以上價格的期貨主力合約上逐步賣出保值,鎖定既有利潤、減少價格波動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