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市場預期探討
近期棉花已經步入高棉價區域,也是1個較為尷尬的棉花區域。對紡織企業來講,14000-14500元的價位目前還能夠承受,可以通過強行提價和擠壓前期利潤來支撐,但是繼續上漲或較長時期執行這一價位,承受能力就得大打折扣。對棉花經營企業來講,因為收購成本倒掛原因只能漲、跌不起,短期購、銷間會出現相持。棉價進入1個進退兩境地。 從紡織企業經營情況看,目前感覺良好,但是不一定長遠。投資、出口、消費3駕馬車拉力削弱。 1.紡織品出口形勢不穩定。受金融危機影響,部分發達國家經濟復蘇緩慢,居民消費理念發生變化,由超前消費、高檔消費改變為存錢和超市中低檔消費,加上貿易保護增強,我國紡織品出口表現不穩定。從前10個月紡織品服裝出口情況看,在9月出口出現雙增長后,10月出口雙下降。10月紡織服裝出口146.51億美元,同比、環比均下降12.5%,其中紡織同比、環比分別下降4.8%和6.6%,服裝分別下降16.3%和15.6%。1-10月紡織品服裝出口1362.9億美元,同比下降11.3%,其中紡織品出口484.1億美元,下降12.7%,服裝出口879.16億美元,下降10.6%。 從第106屆廣交會成交情況看,紡織品服裝成交額較上一屆略有增長。本屆交易會紡織服裝成交34.2億美元,同比上一屆增長5.9%。但是從近3屆交易情況看,則是歷史低點。連續3屆交易會分別成交36.58億、32.3億、本屆的34.2億,與之前各屆50-60億的成交水平相距太遠。從具體簽單情況看,大多是短單、小單。廣交會成交情況側面影射出國際紡織品市場依然不容樂觀。 2.周邊國家低價競爭激烈,棉紗線進口激增,貿易逆差突出。1-9月我國棉紗線出口40萬噸,同比下降11.2%,出口棉紗線占生產量比重僅3%,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1-9月進口棉紗線74.55萬噸,同比增長20.3%,進口棉紗線是出口棉紗線的1.86倍,凈進口34.55萬噸,是去年同期的2.04倍。在前9個月進口棉紗線中,自巴基斯坦進口26.45萬噸,同比增長38.5%,占我國棉紗線進口總量的35.5%。據了解,9月前巴基斯坦棉價平均62美分左右,折人民幣約合10800元(比我國同期棉價平均低2300-2500元);勞動力成本約每小時0.51美元,比我國平均低一半以上;9月21支巴紗離岸價約合13100元,而我國內同支紗價在17500-19000元之間,高于巴紗4400-5900元不等。成本玄虛是促使棉紗線進口激增和出口下降重要原因,因此從競爭環境看棉價不宜再漲。 3.投資減少,后勁不足。今明兩年國家為救市投資4萬億,也有支持中、小型企業和勞動密集企業的救助資金,然而在實際操作中,4萬億的投資基本投到“鐵、公、基”項目上,投資到紡織企業的極少。據國家統計局統計,1-10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3.1%,其中鐵路增長82.5%,公路增長51.8%,城市交通增長54.3%,建筑增長46.1%。而紡織行業自2008年投資增速大幅減緩后,1-10月同比僅增長8.1%,占全國投資比重由2004年的2.04%逐年下降至1.6%,降低0.44點。其中紡織同比增長10.3%,服裝增長13.2%,化纖下降17.9%。由于投資放緩,自2009年5月份開始紡織業工業增加值增速持續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10月全國增長16.1%,紡織業僅增長11.1%。2009年1-10月累計全國工業增加值增長9.4%,紡織僅增長7.9。投資減少,產品更新升級、結構調整速度放緩,紡織后勁堪憂。 4.紡織品服裝零售價格及消費價格水平持續下降。從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看,自2004年來全國主要商品零售價格指數除2009年下降1.6%外,其他各年度均不同程度上升。但是服裝價格指數年年環比下降,2009年1-10月服裝價格指數同比下降2.3%,降幅大于其他商品,紡織品也下降0.4%。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看,與價格指數類似,全國主要商品價格指數除2009年1-10月同比下降1.2%外,各年度均不同上升。而服裝消費價格指數年年下降,2009年1-10月同比下降2.2%。價格指數和消費指數雙下降,一方面表明產品供過余求價格上不去;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居民消費轉移和紡織品服裝消費水平降低等原因。 04-09(10)紡織業投資、出口增幅及價格指數變動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