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棉花企業調查:商業庫存216萬噸 皮棉銷售進度稍緩
10月在經歷國慶長假后棉花市場近乎演義著瘋狂的上漲局面,現貨價格一路高開高走。當月全國采摘已經進入掃尾階段,收購進度普遍加快,大多數棉區收購已經過半,局部因為陰雨天氣影響和棉農惜售等情況收購進度相對較緩。當月皮棉銷售利潤因為企業入市時間及加工和收購成本不同而存在較大差異。當月新疆棉外運困難,內地各棉商及加工廠看好后市積極囤棉,一些紡織廠反映購棉難。為全面了解企業庫存、銷售、市場資金等情況,進行此次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公布如下: 1.商業庫存總量216萬噸 通過對棉花企業進行分省、分規模抽樣調查,統計,截止2009年10月底國內棉花商業庫存總量216萬噸(包括外棉,不包括國儲棉),較9月底的85萬噸增加131萬噸。其中內地商業庫存115萬噸;新疆商業庫存(未出疆)101萬噸。內地產區中,黃河流域的冀魯豫3省共有庫存55萬噸,長江流域的蘇皖鄂湘4省共有庫存46萬噸,其他分散產區14萬噸。 2.企業庫存分散不均衡 中低檔庫存占最多 2009年10月相比2008年同期而言是1個截然相反的市場。國內棉花現貨價格跟隨國儲棉競價上漲迅速,隨著收購和加工成本的不斷高漲,皮棉銷售價格上漲幅度在600元/噸左右。各大棉花企業在10月的時候開始積極收購加工,囤積力度相對加大,皮棉報價普遍較高,銷售趨于緩慢。據調查,28%的企業存棉量在50-200噸;38%的企業庫存量在200-1000噸;18%的企業存棉量在1000-2000噸;13%的企業存棉量為2000-5000噸;3%的企業存棉在5000噸以上。(如下圖) 調查顯示,存棉企業中,44%的企業全部存有地產棉;25%的企業全部存有新疆棉,另有21%的企業存有地產棉和新疆棉。還有10%的企業地產、新疆、外棉都存有。存棉等級主要以3、4級棉為主。 3.企業入市時機不同 銷售利潤情況不等 截止10月底大部分棉花企業都已經集中入市收購加工,由于企業入市場時間早晚不同,而收購成本和加工成本累加不等,企業的銷售利潤均不一樣,差異比較明顯。從具體情況看,銷售利潤占100-200元的企業較普遍,占被調查樣本的42%;200-500元的企業占26%;保本無利的企業占24%;還有8%的企業銷售利潤在500元以上;基本沒有虧本銷售的情況。 4.企業認為50萬噸拋儲政策出臺棉市將保持穩定 10月底第2批拋儲計劃圓滿完成,而市場棉價在拋儲完之后繼續跟隨電子盤市場出現進一步上漲。月底市場上有關繼續輪出儲備棉和發放配額的傳聞,使得現貨價格有小幅回落。但是隨著政策一直未能落實,皮棉價格又維持小慢漲行情。多數企業認為,市場缺口比較大,國家出臺50萬噸拋儲棉政策也是為穩定棉市。因此認為后市棉價平穩的企業占55%;而認為國家政策會造成市場棉價下跌的企業占21%;有13%的企業認為即使拋儲也很難撼動高成本控制下的市場棉價,隨著缺口越來越大,棉價將繼續上漲。還有11%對此不做評論。 5.收購成本高企風險加大 企業選擇放緩收購 據調查,43%的企業認為籽棉不斷上漲,加工成本增加,對于后市比較迷茫,準備放緩收購計劃。24%的企業選擇繼續觀望,認為棉價還有上沖的可能;19%的企業選擇快購快銷,規避風險為主;14%的企業打算擴大收購,適當存貨。 6.棉企資金較充裕 對后市顧慮較多 調查企業中,有70%的企業屬于自籌資金;30%的企業資金主要來源于農發行貸款,20%的企業資金來源屬于商業貸款和社會集資。企業反映目前資金狀況比較充裕。 企業對后市存在各種顧慮:部分企業預期市場后期棉花的缺口非常大,由于資源比較分散,棉花價格仍會居高不下。也有一部分企業認為棉花產量減幅比較大,成本與日俱增銷售進度慢沒有利潤可言,可能后期會出現虧損。還有一些企業認為11、12月紡織定單將會減少,需求強度減弱,價格平穩或出現小幅下滑,春節后棉價或將穩步上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