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棉花價格指數10月份月度報告
10月份,國際金融危機繼續蔓延,市場的恐慌心態加劇,各國政府采取了大規模的救市行動,中國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但短期效果尚不明顯。棉花采摘進入高峰期,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紡織企業需求不足、棉花企業謹慎收購,市場短期內供大于求,同時對未來預期悲觀,國內外棉花期現貨價格均大幅度走低。為保護棉農利益、穩定國內棉花市場,國家加大了收儲力度,但并未控制住棉價下滑局面,當月現貨價格每噸下跌逾千元。 一、經濟運行放緩趨勢明顯,國家重大舉措刺激內需
10月份,世界性的金融危機日趨嚴峻,影響范圍不斷擴大,并逐步向實體經濟滲透,世界經濟增長預期進一步走低,各國經濟和投資者、消費者的信心受到嚴重打擊。而從國內看,受國際大環境影響,經濟也呈現出放緩的趨勢,特別是對出口依存度較高的紡織工業等,主要指標增速明顯下滑,有的商品出口出現負增長。
為了抵御國際經濟環境對我國的不利影響,中國政府宏觀調控政策也出臺了一系列應對措施,通過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10月央行連續兩次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顯示出國家貨幣政策由“從緊”向“寬松”轉變的走向。在棉花和紡織方面,國家為了保護農民利益,減輕紡織企業負擔,穩定國內棉花市場,也連續出臺了收儲122萬噸2008年度棉花和再次上調部分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1個百分點等政策。
二、收購進度遲緩,現貨價格下跌加劇
10月份棉花采摘進入高峰,但收購進度卻大大低于往年同期。本年度以來棉花價格加速下跌,導致棉農惜售、軋花廠慎收、紡織廠慎購,市場形成僵持局面。盡管10月份由于籽棉存量增加、收購價格進一步走低,一些棉農惜售心態有所緩解,但部分虧損收購企業卻停止收購,甚至提前歸還了農發行貸款。據中國棉花協會監測,截止10月末,除新疆由于收儲原因收購進度尚可外,其他大部地區進度遠遠慢于去年同期,全國平均收購進度僅過三成,較去年同期減緩兩成以上。
雖然新棉上市量不如往年多,但由于紡織企業采購謹慎,階段性供大于求的矛盾更趨尖銳,加劇了皮棉市場的弱勢局面。一方面紡織企業受金融危機影響,市場份額及生產銷售明顯萎縮,為減少庫存棉花價格損失,對棉花需求持續下降;另一方面,棉花加工企業加緊銷售以盡快釋放風險,紡織企業采購賒欠普遍,賬期呈延長趨勢。
為穩定國內棉花市場,國家分兩次投放收儲計劃122萬噸,首批22萬噸為新疆棉,第二批100萬噸包含內地棉。收儲對新疆棉價起到了支撐的作用,10中下旬后新疆棉到廠價格趨于平穩,部分地區甚至小幅反彈,但是由于內地棉10月尚未開始收儲,且收儲僅限于大包棉,質量要求較為嚴格,內地棉價下滑速度未被遏制住。
10月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 Index328級)月度均價為12322元/噸,較上月下跌855元/噸,較去年同期下跌1064元/噸,跌幅8%。CC Index 229級月均價為12723元/噸,環比下跌825元/噸,同比下跌1209元/噸。受恐慌心態加劇影響,10月下旬跌幅明顯大于上旬。
|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