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份,國家在已經收儲新疆棉22萬噸的基礎上,繼續收儲100萬噸,并開始在內地收儲,但未能控制棉價下滑局面。上周(11月3日-7日),國內棉花現貨期貨價格加速下跌,特別是電子盤,電子撮合出現連續四天跌停,一周跌幅超過千元,鄭州期貨也是盤中多次觸及跌停,顯示出市場各方對后市走向信心嚴重不足。針對這種情況,國家發改委召集有關方面研究棉花宏觀調控問題,確定加大在內地的收儲力度,繼續增加收儲數量,收儲價格不變。
上周共投放收儲計劃10.03萬噸,其中新疆棉4.98萬噸,內地棉5.05萬噸,實際成交8.515萬噸,其中新疆棉4.96萬噸,內地棉3.555萬噸,總成交率85%。由于收儲條件比較嚴格,內地企業難以滿足交儲要求,內地實際成交量僅占計劃量的70%,周五新疆也有200噸未成交。截止到11月7日,第二次收儲已累計成交13.935萬噸。
11月初,全國棉花采摘接近尾聲,平均采摘進度超過九成。受價格持續下跌影響,加之對前景預期不好,棉農恐慌心理加劇,情緒不穩,部分棉農由惜售改為急售,但由于收購企業不敢敞開收購,全國總體收購進度仍然很慢。本年度棉花收儲只收參加質檢體制改革的400型大包棉,而目前市場上流通的主體仍是200型小包棉,且內地檢驗體制改革進度慢于新疆,隨著皮棉價格的持續下跌,不能交儲的加工企業已經不敢參與收購,棉農只能交給400型加工廠,加上急于變現,當周全國籽棉收購價格繼續下跌。周末,標準級籽棉收購均價內地為2.43元/斤,較前一周下跌0.08元,新疆地區2.37元/斤,較前一周下跌0.03元。業內反映,收儲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棉農利益,但目前收儲價格與市場價格形成兩條運行線,宏觀調控的導向作用尚未體現出來。
104屆廣交會第三期紡織服裝行業展結束,受全球經濟危機需求下降影響,本屆采購商到位會人數較上屆減少,再加上明年中美、中歐紡織品貿易不確定因素、匯率變化等,客商和企業下單接單均十分謹慎,成交量明顯減少,截至11月5日,紡織品服裝出口成交36.5億美元,較上屆下跌三成左右。絕大多數企業出口訂單減少,導致紗線價格持續下滑,紡織企業經營困難,一再調低皮棉接收價格,國內棉花銷售價格繼續大幅下跌。 11月7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 Index328)為11276元/噸,較前一周下跌470元/噸,已經較6月價格下跌2500元/噸以上。鄭州棉花期貨和電子撮合跌幅更大,其中電子撮合連續四天跌停, CF811和MA0812合約的成交價格分別較前一周下跌770元/噸和1322元/噸,跌幅分別為11%和6.4%。
同期,全球金融市場繼續動蕩,國際期現貨價格也持續下滑。紐約棉花期貨近期合約跌破04年8月棉價最低點42.60美分/磅,再創歷史新低。11月7日近期合約價格收于42.07美分/磅,較前一周下跌了2.22美分/磅,跌幅5%。國際棉花現貨周末價格56.4美分/磅,全周累計下跌0.65美分/磅。11月7日中國進口棉價格指數(FCIndex M級)為59.32美分/磅,較上周下跌1.36美分/磅,按1%關稅折人民幣10390元/噸,低于國內328級棉花886元/噸;按滑準稅折人民幣12287元/噸,高于國內328級棉花1011元/噸。面對國內持續下滑的棉價,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國紛紛采取應對措施,印度政府提高了棉花最低保護價,巴基斯坦已經撥款100億盧比用于新花收購,以扶持國內的棉花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