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棉花信息> 棉花動態>正文
因受植棉面積萎縮和自然災害影響,2015年我省棉花產量有較大幅度減少。2016年,受棉花價格低迷和儲備棉入市影響,棉花生產形勢依然嚴峻。但因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影響,棉花產業生態亦有所變化。為在新形勢下因地制宜抓好棉花生產,促進山東棉花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現就做好2016年棉花生產工作通知如下:
一、認真分析生產形勢,因地制宜發揮植棉優勢
當前,棉花生產雖面臨棉農植棉積極性不高,植棉面積持續下滑等難題,但也有不少有利因素。從國內看,一是隨著國內外棉花價格接軌,國產棉和棉紡企業競爭力提升,再加上美元升值等,用棉企業使用國產棉花的積極性提高。我省紡織企業多,有利于地產棉銷售。二是隨著糧食連年豐收和進口沖擊,部分糧食品種相對過剩,價格下行,糧棉爭地矛盾有所緩解,種糧植棉比較效益有所變化。三是原油、煤炭等大宗產品價位較低,部分化肥等農資產品價格下降,植棉成本相對降低。四是國家在繼續深化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試點的基礎上,對內地主產棉區的定額補貼政策有望成為常態,棉農的植棉收益一定程度上得到保障。五是棉花抗旱耐堿,資源利用率高,是旱薄鹽堿丘陵棉區的優勢作物。六是我省棉區節本增效栽培技術體系日趨成熟,棉花生產集約化、輕簡化、機械化和競爭力水平不斷提高,棉花生產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技術支撐能力不斷增強。
從國際上看,世界經濟緩慢復蘇,近幾年世界棉花減產國,尤其中國棉花種植面積下降,供應減少,全球棉花庫存消費比回落,棉花供過于求的形勢有所緩解。同時,近期國際棉價處于低位,新年度進一步大幅度降價的可能性較小,植棉的預期收益較為明確。
各地要清醒認識棉花生產面臨的新形勢,積極作為。一是認真分析研究,既堅持問題導向、正視面臨的困難,也要利用好棉花生產的有利因素,理順市場經濟條件下抓好棉花生產的思路,制定應對措施,努力破解制約棉花生產穩定發展的難題。二是結合當地實際,科學宣傳引導,增強適宜地區農民植棉信心,合理安排棉花生產,抑制植棉面積盲目下滑。三是因地制宜抓好面積落實。黃河三角洲棉區應利用棉花抗鹽、耐瘠、節水的特點,發揮鹽堿地植棉的比較優勢,堅定不移抓好棉花生產。魯西南棉區應不斷總結糧棉、棉花-大蒜(瓜、菜)間套復種的經驗,完善配套措施,發揮光熱資源和技術優勢,擴大兩熟、三熟高效棉田種植面積。魯西北等其他棉區應根據生產條件,通過耕作制度改革,因地制宜發展麥棉、棉薯(瓜、菜)套種,穩定植棉面積。力爭2016年全省棉花種植面積穩定在700萬畝左右,總產達到50萬噸左右。
二、創新棉花生產方式,發展現代植棉業
傳統棉花生產用工多、勞動強度大、機械化程度低等問題,已嚴重制約了棉花生產的發展,應創新棉花生產方式,大力發展現代植棉業。一是加快培育新型經營主體。通過土地經營權流轉,積極發展棉花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提高生產規模,為棉花生產管理規?;藴驶?、機械化、集約化創造條件。要引導植棉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組織對接棉花加工企業,進入棉花交易市場,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二是加快創建專業化服務體系。鼓勵成立各種形式的專業化服務組織,為棉農提供耕、種、管和病蟲防控服務,使棉農從繁重的棉田勞作中解脫出來。三是加快提高棉花生產機械化水平。通過推進棉花生產管理機械化,緩解棉花種植人工成本快速上漲的壓力。要深化農機農藝融合,東營、濱州等規模種植棉區要積極推進棉花機械化采摘和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各地要結合國家和省項目的實施,積極推動現代植棉業發展,促進我省棉花生產轉型升級。
三、瞄準供給側改革,提高山東棉花品質
隨著紡織企業轉型升級,我省原棉質量越來越難以滿足企業用棉需求。近年來,我省棉花品質的主要問題是,纖維長度偏短偏粗,質量一致性較差,“三絲”(化纖絲、異性纖維、色織物)含量較高,以及混等混級造成的品級下降等。一方面是棉農賣棉難,甚至是低價難銷,另一方面用棉企業買不到優質地產棉,從新疆和國外高價購買纖維品質優良的棉花,棉花品質問題已影響到山東棉花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各地要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推進我省棉花提質保量,從主要追求提高單產向產量、品質和效益并重轉變,努力滿足紡織品市場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變的新需求。一是優化品種品質結構,搞好品種布局。根據當地生產生態條件,在努力保證棉花產量的基礎上,選擇雙“30”的優良品種,即棉纖維長度30mm以上,纖維斷裂比強度30cN/tex以上。要實行不同品種區域化、規模化種植,提高纖維品質的一致性。實行棉花機械化采摘的棉田,除注重選用株型上適宜的品種外,更要注意選用早熟性較好、棉花纖維長度、強力等內在品質優良的品種。二是提高栽培管理水平,使生產的原棉品質表現品種的既有特性。中早熟品種要適當晚播,減少伏前桃的比例,中晚熟品種要適當早播,減少晚秋桃比例和霜后花。三是保證采摘、交售環節的品質質量。積極制定措施減少采摘、晾曬、儲存、交售中的混等混級現象,降低“三絲”含量。機采棉植棉區,要積極研究機采棉生產中的問題,努力做到既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也保證采摘質量,降低機械采摘對棉花品質的影響程度。要配合棉花加工流通部門,提高棉花加工質量,防止加工流通環節的品質降低,提高山東棉花的市場聲譽。
四、抓好節本增效,提高技術到位率
一是抓好輕簡化植棉技術推廣。積極采用輕簡化栽培最新研究成果,大力推廣棉花精量、半精量播種、簡化栽培技術,積極推廣緩控肥及種肥同播技術,減少繁瑣的管理環節,把過多的管理用工降下來。二是提高傳統實用增產技術的到位率。抓好棉花地膜覆蓋、足墑下種、適時播種、合理密植、化學調控、病蟲防控、測土配方等實用增產技術的到位率。學習借鑒濱州市實施“良好棉花”國際項目的做法,搞好田間地頭技術培訓和指導,把實用增產技術送到農民手中。三是搞好分類指導,提高技術針對性。魯西南棉區要針對麥棉、棉蒜(瓜、菜)間套復種的特點,搞好前后作配套技術的應用,提高兩熟、三熟種植的整體效益,著力解決好雜交抗蟲棉生育期偏晚、種植過稀、拔柴過早的問題,通過推廣基質育苗等輕簡化種植技術,不斷提高生產效率和收入水平。魯西北等棉區根據棉田多轉向旱薄沙堿、丘陵地的實際,重點推廣棉花防早衰生產技術,通過秸稈還田、培肥地力不斷提高棉花生產水平。同時,因地制宜進行耕作制度改革,不斷提高復種指數和土地產出率。魯北(黃河三角洲)棉區重點推廣鹽堿地棉花播種保苗和豐產栽培技術,促進棉花一播全苗、早發早熟和高產優質,通過規?;N植、標準化管理、機械化生產,提高生產效率和植棉收入。四是利用好國家、省棉花項目平臺。制定切實可行的項目實施方案,搞好植棉新技術、棉花新品種的示范推廣,通過集約項目、集成技術和資金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進步,確實發揮項目的示范帶動作用。
五、嚴格落實國家棉花政策,發揮政策導向作用
一是落實好棉花目標價格定額補貼政策。2015年,國家繼續對包括我省在內的9個主產棉省按國家核定產量給予每噸皮棉2000元的補貼。我省對各市的補貼依據是2015年省統計局核準的棉花種植面積,補貼標準是每畝150元。各地要配合有關部門,加大宣傳力度,制定切實可能的工作措施,盡早把資金兌付到棉農手中,充分發揮政策的引領作用。據悉,2016年國家將繼續在新疆進行棉花目標價格試點,目標價格為18600元/噸,內地主產棉區也會繼續實施棉花定額補貼政策,以保護農民利益,穩定棉花生產。二是落實好棉花保險政策。農業政策性保險是降低農民生產風險、保障農業穩定發展的重大措施。自2015年起我省棉花保險賠付金額每畝提高到500元,各地要高度重視棉花政策性保險工作,積極動員棉農參加保險,努力擴大棉花政策性保險覆蓋范圍,力爭做到應保盡保、服務到位,發揮保險在促進棉花生產、尤其是規?;N植中的保駕護航作用。三是宣傳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根據省農機局印發的《2015-2017年農機購置補貼工作指導意見》,對棉花收獲機等要優先滿足農民需求,敞開補貼,大型棉花采摘機單機補貼額可達60萬元。各地要調動和保護農民購買使用棉花采摘機的積極性,提高棉花機械收獲程度。
六、扎實搞好備播播種,堅持抗災奪豐收
目前已進入棉花備播的關鍵時期,各地要把棉花生產的宣傳引導和備播播種作為近期工作重點,切實抓實抓好。要及時做好農資調劑供應,組織棉農備足備好種子、肥料、農膜、農藥等生產資料,檢修好農機具,尤其搞好品質優、質量好棉種的調配供應。要結合農資打假治理行動,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農資行為,確保棉農用上放心農資。近期棉區降水偏少,要認真做好棉田造墑和保墑工作,合理利用、科學調配各種水源,努力擴大棉田造墑面積;沒有水澆條件的要搞好雨后保墑,力爭做到足墑下種,適時播種,一播全苗,苗全、苗壯,為奪取全年棉花豐收打好基礎。要加強技術培訓,組織科技人員深入基層搞好田間指導,幫助棉農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要堅持抗災奪豐收,注重做好雹災、病蟲、陰雨爛桃等災害防控,提高技術應用效果,減少產量損失,確保棉花豐產豐收。 山東農業廳關于做好2016年棉花生產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