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發改委召開“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和市場調控”新聞發布會,會上發改委相關負責同志提出“明年將根據國內棉花供需形勢做好棉花進口的相關工作,除發放按照加入世貿組織承諾的89.4萬噸關稅進口配額、滿足紡織配棉等需要外,不再增發進口配額,并引導國內紡企多使用國產棉。”消息一發出,市場各方均在猜測除承諾的89.4萬噸配額外,是否還會增發一定的加工貿易配額。然而在9月25日召開的2014年度全國棉花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相關部門在做新年度部署的安排中明確,“明年將根據國內棉花供需形勢做好棉花進口相關工作,除發放加入世貿組織承諾的89.4萬噸關稅配額外,原則上不增加發放進口配額,并引導國內紡織企業多使用國產棉。”市場紛紛將這一消息作為依據,認為明年不會再增發加工貿易配額。
9月25-26日走訪黃島保稅區,與一些保稅倉庫負責人和貿易商進行溝通了解到,不增發配額的消息對涉及進口棉貿易的企業而言帶來巨大的壓力。2011年度中國棉花進口高達544萬噸,期間最高峰時期全國保稅棉花庫存能達到60-80萬噸,2012年度進口440萬噸,高峰時期保稅棉庫存萎縮也達到過近50萬噸,2013年度進口萎縮到300萬噸,保稅棉最大時期庫存約30萬噸。在不增發配額的預期下,2014年度的進口預期下降到200萬噸以下,有悲觀的預期為150萬噸左右,保稅棉的最大時期庫存預期不超過20萬噸。進口棉業務的萎縮,從“潮起”到“潮落”,對于從事進口棉貿易和保稅棉倉儲企業的挑戰將不言而喻。
一些從事進口棉貿易的企業已放假,甚至退租辦公室。有部分企業則嘗試除棉花以外的業務,包括棉紗、棉布,甚至是其他行業業務。有貿易商表示,當前進口形勢嚴峻,棉紗進口業務也呈低迷狀態,但企業必須要多種嘗試,尋找契機不能坐以待斃。倉儲企業也嘗試增加其他產品的存放,包括橡膠、PTA等產品。有倉儲企業表示,前些年在金融危機時期一度低迷,倉庫里空空如也,最高峰時期庫里庫外都是貨,現在期盼回到高峰時期已不可能,但不希望再回到金融危機時期的慘淡狀態。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