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本輪棉花拋儲即將結束。目前,棉紡織企業用棉主要以國儲棉為主,拋儲結束后,距新棉上市還有一個多月時間,且從目前各棉區的新棉長勢情況看,預計今年新棉上市期要晚于常年。尤其今年將不再實行棉花收儲政策,棉花價格將由市場供需形成,新棉價格很可能會大幅低于去年,在籽棉收購初期,棉農和棉企預計會有一個觀望期,大量收購加工或許要到國慶節以后。這樣算來,棉紡織企業大概會有50~60天的棉花“斷檔期”。
按照以往的習慣,每當棉花拋儲結束之前,棉紡織企業都會形成一個購棉高潮,以備生產需要。而今年,棉紡織企業似乎都很淡定,面對即將來到的棉花“斷檔期”并不是很著急。截至8月10日,國儲棉共計劃投放儲備棉1104萬噸,實際成交239萬噸,成交比例跌至21%。8月的第一周,國儲棉并沒有出現成交上漲的態勢,且在8月第一周中國棉花交易市場推出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棉競賣專場,由于上市棉花資源質量不高,企業也反應平平,每天只有零星成交,一周共計投放儲備棉12322噸,實際成交707噸,成交比例僅為5.7%。
多儲存棉花風險大
面對近兩個月的棉花“斷檔期”,棉紡織企業為何不著急?據了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棉紡織企業對新年度棉價沒有信心。業內普遍認為,新的棉花年度,棉價下跌成為必然。
目前,棉花價格以國儲棉拋儲價為主導,在17000元/噸左右。新棉期貨價格在14000元~15000元/噸,與現行17000元/噸的價格存在2500元~3000元/噸的價差,市場看空氣氛濃郁。河南鄭州某企業負責人表示,從目前情況來看,新棉上市后棉花市場價格會下行,對于棉紡織企業來說,棉花庫存放多了,會有降價貶值風險。但是庫存少了,不夠用,還可能在青黃不接時買不到棉花或被迫買高價棉。
山東某棉紡織企業負責人表示,目前很多棉紡織企業棉紗銷售困難,庫存偏大。以該企業為例,目前棉紗庫存達到42天,較6月份增加7天,主要因為訂單減少。因為國儲棉供應充裕,所以多數紡企配棉以國儲棉為主,堅持隨用隨買。該企業的棉花原料庫存一直維持在15~20天。
因棉價下跌成為業內認定的事,拋儲結束后,在棉花供應的“斷檔期”,棉紡織企業糾結到底存不存棉花、存多少棉花的問題。據河北某棉紡織企業負責人介紹,他們企業堅持保守路線,進入7月下旬后就開始大力壓縮棉紗和棉花庫存。該負責人認為,停產觀望是應對市場大幅波動的最好辦法。他們打算8月中旬停產,賣庫存棉紗保老客戶,等待棉價穩定再入市。但也有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采取積極的態度,為保證資源供應,一方面準備儲存部分國儲棉,另一方面與一些貿易商簽訂了一定量的意向供貨協議。
訂單不足開工率低
造成棉紡織企業不急著存棉花的的另一個原因是一直以來低迷的行業形勢。雖然近期棉花價格下降降低了棉紡織企業的生產成本,但企業訂單量下降、開工率不足、資金壓力大、產品銷量低仍成為棉紡織企業所面臨的難題,企業經營舉步維艱。
據了解,近期,國內各地紡織企業仍處淡季,訂單情況不佳,原料庫存處于歷史低位,并且棉紗銷售利潤微薄或虧損,多數紡企反映流動資金捉襟見肘,還貸壓力巨大,生產任務安排受限于此,限產、停產企業數量緩慢增加,短期內紡織行業形勢難以好轉。根據中棉行協跟蹤企業數據顯示,1~4月,棉紡企業平均開工率同比下滑,下游企業訂單極為謹慎,棉紗、棉布價格持續下行,棉紗、棉布產量分別同比減少1.4%、6.0%。
近一段時間,棉花價格持續下跌,尤其是進入7月份,棉花價格下降的速度有所加快,這直接降低了紡織企業的生產成本。“雖然棉花價格的下降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企業也略有盈利,但企業在經營上并沒有根本性的好轉,依舊很困難。”河北石家莊一位紡織企業的負責人表示,目前紡織行業處于淡季,純棉紗市場成交量逐漸下滑,紗廠庫存、資金的壓力有增無減。此外,純棉坯布市場銷售氣氛低迷,新增訂單不多,加工訂單多是小型訂單,開機率仍在60%以下水平,部分企業因為資金壓力只有接到訂單才開機生產,甚至大量賒欠上游紗廠貨款,也給上游紗廠帶來了巨大壓力。
河南某業內人士認為,棉紡織行業淡季又延長跡象。目前棉紡織品銷售疲軟,棉紗、棉布市場走貨緩慢,價格繼續走弱,下游服裝用料蕭條,出口和內銷滯漲,訂單遲遲不見增加,企業開機率依然較低,停產、轉產現象仍在繼續,淡季有延長跡象。企業資金緊湊,成品庫存偏高,保持較低原料庫存,棉花購進謹慎,需要盡力籌措資金,以備新舊棉季空檔所需。
國際棉價下跌幅度大
自今年5月份以來,國際棉價一直處于下跌的態勢,且棉價下跌幅度較大。進口外棉是我國棉紡織行業原料來源的一部分,且因外棉價格低、質量好而一直被國內棉紡織企業青睞。國際棉價的一路下跌,雖然沒有大幅增加下游市場的消費,但是與國內儲備棉相比,價格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有業內人士表示,進口棉價格如果繼續下調,內外棉價差不斷擴大,那么國內紡織企業加上進口外棉的關稅,一噸棉花的成本也將低于國內拋儲棉的價格,國際棉花在價格優勢上將非常明顯。
國際棉紗的大量進口,也擠占了國內的棉花市場。近期,普梳高配21支進口a級紗主港自提報價23000元~23200元/噸,仍比同等級的國產紗低900元~950元/噸。尤其21支以下紗支與國產紗價差仍在1000元/噸以上,吸引國內下游用戶競相采購,部分港口甚至出現氣流紡低支紗脫銷現象。與進口棉紗相比,國產棉紗價格仍處高位,國內外棉價差雖有所縮小,但仍存差距,這種情況導致國產棉紗銷量較低。
市場的低迷,導致上游原料需求不足,企業對于國儲棉自然沒有太大熱情。但是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現在棉紡織企業拍儲并沒有出現大幅度增長,但是為了保證生產,隨著8月份國儲棉資源量的增加,成交情況可能會有所改善。但8月份拋儲情況的向好是預料之中的,但并不代表紡織市場需求的真正轉向。由于下半年國家相關機構將主要精力集中于棉花直補細則落地實施上,預計同時實施拋儲政策的概率比較低。下半年再啟動棉花拋儲工作的可能性相對較低,預計棉花拋儲再啟時間或將延至明年年初或下游消費旺季。因此,業內專家建議準備正常生產的棉紡織企業,要根據紡紗品種情況、原料庫存情況、后續原料供應渠道,提前做好紡紗品種結構調整和配棉調整;庫存較低的企業要提前做好后續備選資源的供貨渠道,做到隨用隨購,確保買時有貨;用棉量較大的企業在沒有拋儲的情況下,要與上游廠家建立穩定的對接關系,保證資源供應。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