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失衡存潛在風險 產棉大省將大幅減“棉”
作為傳統的產棉大省,湖北即將在全省范圍展開一次棉花種植結構的大調整,適當壓縮棉花種植面積,以應對當前因國內棉花供求失衡所帶來的棉花種植風險。14日,記者從湖北省農業廳獲悉,該廳日前已將《湖北省棉花產區種植結構調整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印發全省,要求各地結合本地實際,認真抓好落實。 根據《指導意見》,湖北今年棉花產區種植結構調整將在穩定、優化、增效的原則下調減棉花面積,發展糧食生產。調減的對象重點是單產水平低于80公斤的低產、分散棉區。而對于單產90公斤以上的集中優勢主產棉區和畝產效益2000元以上高產、穩產和高效棉區則屬于穩定對象。通過穩定優勢主產棉區,優化棉田布局,發展現代植棉科技,提高棉花生產效率和效益。調減下來的棉花產區將改種糧食作物或蔬菜、瓜果、果樹等高效作物。這也正是湖北省農業部門“調減、穩定、改種、提質”的棉花種植結構調整思路。 湖北省主動調整棉花種植結構,主要與當前國際國內棉花供求失衡有關。 從全球看,USDA等機構對2013/14年度的預測,仍是供大于求,全球庫存達到幾十年來高位,這主要是因為中國連續幾年大量收儲,形成了一個占全球一半以上的巨大糧食棉花庫存,而如何釋放這個巨大庫存將成為左右全球棉價走向的關鍵。 從國內供需看,據資料顯示,2013/2014年結束,國家棉花庫存達到1100萬噸,占全球庫存的60%,在國內形成一個“堰塞湖”。2014/2015年還要進口200萬噸左右,預計每年棉花消費量在900萬噸左右,因此,國內棉花產銷矛盾十分突出,巨大的庫存將長期壓制棉價上行空間。2014年將是中國開啟棉花去庫存的一年,市場預期棉花價格下行。 此外,從湖北省情來說,近年來由于受農村勞力的日益短缺,物化和人工成本的增加,以及棉花產品市場競爭力下降和人民幣升值的壓力等多重因素影響,湖北省棉花產業在經過近十年的快速發展之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棉花產業面臨“投工多雇工難棉民種不起,投入多效益低棉花賣不起,國產棉價格高質量差企業用不起,收儲棉占壓資金大逆價拋銷國家補不起”的“四不起”局面。 湖北省調整棉花產區種植結構也是適應國家棉花產業政策調整變化的需要。為保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目標,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出臺了一系列提高糧食生產的扶持政策,明確發出了棉花生產調整信息,棉花不再執行臨時收儲政策,只在新疆棉區開展目標價格補貼試點。湖北省作為長江流域最大棉區,積極響應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加快棉花產區種植結構調整步伐勢在必行。 《指導意見》還要求各地加強組織領導、政策扶持和服務指導,確保棉花種植結構調整工作取得實效。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