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價下跌 配額減少:紡企接受“市場化”洗禮
今年,棉花直補政策實施,自消息傳出后,業內人士就預計棉價會大幅下跌,事實也印證了這一觀點的正確。一路下跌的棉價,讓棉紡織企業既喜又悲,喜的是棉價終于由市場說了算,自由購買空間較大;悲的是棉價下跌使紡織企業的成品庫存不斷貶值,企業虧損嚴重。 時至12月,已走到了2014年末,棉花市場逐步進入企穩階段,紡織企業仍沒能走出棉價下跌的陰影,收購進程緩慢,補庫意愿不強,整體運行績效不佳。但業內人士表示,新政實施至今,我國棉花領域以市場供需為基礎的市場價格形成機制已經效果初顯。不管是棉農交售籽棉,加工廠收購籽棉,還是紡織企業采購皮棉,更多的或者唯一考慮的因素就是市場需求,在這個價格機制形成的過程中,不論是棉企、紡企還是棉農,都需要經過一輪痛苦的過程。 紡企補庫迫在眉睫 目前,我國棉花價格逐步與國際市場接軌,新疆產區籽棉收購價已由2013年的8元~9元/公斤左右下降至目前的5元~6元/公斤區間。內地棉區籽棉價格也大幅下降,湖北省籽棉價格去年在8元/公斤左右,而今年只有5.6元~6元/公斤。 大幅下跌的棉價,不僅讓棉農、棉商對市場悲觀,也讓紡企陷入持續觀望中。在10月的企業調查中,多數棉紡織企業是有增加庫存的意愿的,但是隨后11月中旬美棉期貨開始下跌,國內棉價隨之下行,企業開始不斷減少庫存,以便應對棉價下跌帶來的風險。 雖然目前棉花市場一片觀望,下游需求不旺,但是臨近年底,棉紡織企業有新一輪補庫需求。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紡企的態度是“再觀察一些時間,如果棉價持續平穩,將展開采購”,現貨市場有望止跌回穩。 記者采訪中發現,近期,冀魯及江浙地區部分紡企原料告急。以美棉、澳棉、西非棉為主要配棉的紡企,普遍外棉庫存見底,面臨要么繼續補庫,要么調整配棉的處境。以長絨棉、高品質新疆棉為主要配棉的企業,也面臨補庫需求。也有少數企業需要部分高品質地產棉,紡企的補庫意愿增強。 河北石家莊某企業負責人說,他們企業原料以新疆棉、進口棉為主,近期庫存僅維持在15天左右,較11月中旬的28天下降46%。“采購已迫在眉睫,不然就得停產了。”這位負責人說出了自己的擔憂。據了解,近期黃河流域紡企大多面臨此種境遇。 新疆棉使用占比增加 除了實行棉花目標價格直補政策外,國家發改委還宣布,除了下發89.4萬噸關稅配額外,明年不再增發棉花進口配額。消息一出,引來了國內生產高支紗企業的一片怨聲。安徽華茂集團物資處處長江鳴華表示,對于生產需要高檔次棉花的企業來說,后期用棉壓力非常大,國內棉花質量差,不能滿足企業生產需求,而進口棉花配額也非常有限。 山東某紡織企業負責人表示,雖然今年棉花進口配額緊張,但企業并沒有急于購買新疆棉,因為目前仍無法看清市場,對于棉價是否繼續下跌,還是沒有十足的把握。近期新疆棉雖然暫穩,但仍有下行可能。 不少企業已制訂了采購計劃,但仍有部分企業愿意再等等看。一是擔心目前棉花價格仍不是底部。截至12月12日,已移庫山東、河北的新疆棉3128級價格為14500元/噸~14600元/噸,2129級為15000元/噸~15100元/噸,與青島港S-6級印度棉14500元/噸~14700元/噸的價格基本接軌,但印度棉滯銷、下跌走勢使紡企產生新疆棉繼續下跌的擔心。二是高等級棉花資源不足。河南鄭州某企業負責人說道:“我們派出了兩撥業務人員到新疆,一撥去北疆,一撥南疆。”他表示,由于明年進口配額可能只有89.4萬噸,他們企業被迫調整了配棉,將新疆棉使用比例提升至70%,所以他們更關注新疆棉的質量、價格情況。 江蘇某棉紡織企業負責人表示,目前企業用棉新疆棉占比90%以上,自從知道了今年進口棉配額不再增加,企業就積極調整配棉,尋找質優符合生產需要的新疆棉。 成品貶值企業虧損 如果說棉價下跌,配額減少,給棉紡織企業用棉帶來困擾的話,那么棉紡織企業成品庫存的貶值,才是企業最頭疼的問題。江蘇雙山集團物資處處長表示,棉價下跌,企業十分痛苦。他說道,就算是每噸棉花下跌幾十元錢,那么后道棉紗價格也會馬上反映出來,企業的棉花庫存以及成品庫存都會虧損。所以現階段,企業盡量把庫存降低。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紡企用棉隨用隨買,大型企業一般會備足50~60天的用量,中小企業則基本在25~30天,少的甚至僅維持一周左右。 國內棉價的下跌,也讓我國紗線的出口利潤大大降低。據中國海關統計,2014年1~10月,全國紗線出口數量為334.6萬噸,增長11%;出口金額102.1億美元,上升1.1%;出口平均單價3.05美元/公斤,同比下跌8.9%。多數紗線企業負責人表示,紗線出口價格下降直接影響了企業的經營利潤。山東一家紗線出口企業的負責人表示,去年紗線的價格就不高,本以為今年紗線價格會有所提高,沒想到出口價格比去年還低。加之今年棉價下跌非??欤髽I為了減少虧損,一邊提高紗線產品質量,一邊通過多種方式來吸引商家訂購產品,經營壓力非常大。 而業內人士則認為,這是我國棉花政策改革必須經歷的階段,也是棉花市場化改革中紡織用棉企業必須接受的“洗禮”。中儲棉花信息中心主任劉克曼表示,今年執行棉花目標價格直補政策,最明顯的成效就是棉花價格由市場形成的機制已經基本形成。不管是棉農交售籽棉,加工廠收購籽棉,還是紡織企業采購皮棉,他們最多或者唯一考慮的因素就是市場需求。這是棉花新政實施的目的,也是政策應當達到的效果。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