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魏橋連續下調皮棉到廠銷售價影響,近日河北優質棉花主產區之一的衡水市,出現部分棉企籽棉收購工作被迫逼?,F象。同時,由于河北棉花價補政策尚未出臺細則,當地棉農基本停售籽棉。籽棉基本停滯的出現,在往年尚處于年度前期的棉花收購工作中并不多見,讓人倍感當前棉市的陣陣寒意。
一、紡企連續調低皮棉到廠報價。
魏橋擁有亞洲乃至世界第一的紗綻產能,棉紡織生產規模和經濟效益數年居全國同行業首位,棉花采購價及棉紗銷售價在周邊有著巨大的引領作用,被稱為當地棉花現貨市場價的“風向標”。因此業內有“你可以收購加工棉花,但一定要關注魏橋報價,否則現貨你死得很慘”這一說法,實不足為過。
2014/15棉花年度魏橋調價如下:10月14日新年度白棉3128B級到廠價(公定結算,同下)14000元/噸,10月20日上調300元至14300元/噸,11月5日下調300元至14000元/噸,11月13日下調200元至13800元/噸,11月18日下調200元至13600元/噸,11月20日下調200元至13400元/噸,11月24日下調400元至13000元/噸。可以說在10月經歷1次短暫小幅提價后,11月頻繁調低價格,累計調價幅度達到1300元/噸。
二、棉企跟不上紡企調價節奏。
11月魏橋調價節奏確實太快,讓當地棉企跟不上也無所適從。用“愁”字來形容心態,最合適不過。當然這是企業化解自身經營風險的舉措,旁人無可厚非。以魏橋調價頻度200元/噸計算,在棉籽銷售價和籽棉衣分率一定的前提下,折算籽棉收購價下降0.03-0.05元/斤,那么到現在為止累計籽棉收購價必須下調0.25元/斤以上,才能與魏橋皮棉調價部分匹配。通俗地講,如果前期當地棉企以3.30元/斤收購籽棉的話,那么現在以3.05元/斤的價格收購就不掙錢,直接虧損1300元/噸,這只有短短的20天時間。
距離11月底還有6天時間,以當前魏橋調價頻度及鄭棉期貨行情,很難說不再繼續向下調整,真若如此當地棉企就更苦不堪言。無論是紡企還是棉企,其實都不懼降價,這也是本棉花年度國家棉花價格目標政策之核心內容,市場決定價格運行的必然結果。關鍵是價格不能降得過分頻繁,幅度不要太大,否則對紡企和棉企都不利。在價格調整過程中,企業需要的是有一定的穩定期,到雙方都能夠有時間消化,都能承受得住?,F在市場天秤的法碼被紡企所主宰,因他們拿到的總是價格最低的皮棉;棉企就不同,前期高價收購的籽棉消化不了,現貨又順價銷售不出去,只有先跟風下調籽棉收購價,再招架不住只有停收。
11月24日,當地棉企統花(衣分率38%、回潮率10%)收購報價2.90-2.95元/斤,其余顏色級定價原則依舊是衣分率每變動1%,收購價相應變動0.07-0.10元/斤,較11月21日(上周末)下降0.05元/斤,較11月中旬時期已累計下降0.25-0.30元/斤。如按當前棉籽銷售時價1.14元/斤、損耗率2%、費用1000元/噸計算,折新棉收購加工成本價12700-12900元/噸,雖距魏橋皮棉到廠報價相差不遠,但棉企也只有望價感嘆的份:一是這個價格根本收購不上來,二是加上運費毫無利潤可言。
三、是精細加工和期貨套保或交割,是當前棉企經營之道。
到冀州考查,發現即便處于如此嚴酷的形勢下,這里的個別棉企仍在堅持收購加工。他們的法寶:一是走精細加工路子。如某棉企,加大三絲挑揀力度,不僅在加工喂花工序前安排約5-8個人隊伍挑揀三絲,且在加工車間新上1臺三絲清理機械再進行機選。經歷人工和機器雙重挑揀后,他們加工出來的皮棉在異性纖維含量指標上完全符合江浙一帶紡企對優質皮棉的質量要求,那里的紡企和他們簽訂直接供貨協議,保證要貨,價格方面還比普通質量的高出500元/噸以上;二是在期貨上做文章。如某棉企,到目前為止共收購加工皮棉400余噸,幾乎全部按計劃先期在鄭棉期貨市場進行套保,其中交割240噸,化解相當部分風險。其實這2家企業的做法都不算什么新鮮事情,但在當前形勢下卻屬最佳避險經營之路,很值得其它企業借鑒,也很令人深思。
不過,11月24日再聯系這2家企業時,他們無奈表示已暫?;蛘邷p量收購,待發展再行定奪。
四、棉農繼續等待內地價補政策細則出臺。
據國家確定的內地棉花價格補貼政策,2014/15棉花年度內地9省將按每噸皮棉對棉農補貼2000元的標準執行,但具體細則將由各自省份自行確定。在11月20日召開的“2014河北·衡水中國棉花價格指數信息培訓會”上,省農業廳有關人士透露,河北棉花價補極有可能采取按(良種補貼)面積的辦法補貼;這也和同日在京召開的內地9省棉花補貼座談會上傳出的“有望統一按面積進行補貼”不謀而合,只是補貼方式仍需9省自定。
按皮棉2000元/噸價補額度,折算補貼籽棉收購價0.35-0.37元/斤,按本年度河北省單產籽棉500斤計算,每畝補貼175-185元。本年度內地棉花價補額度雖和實行棉花目標價格的新疆棉區不能相提并論,但對于處于弱勢群體,且是棉花產業最底層的棉農來說,仍具穩定民心作用,可以說棉農對補貼還是相當期盼的。自11月4日最早傳出內地價補正式消息起,到現在為止當地棉農基本暫停籽棉交售,其期待心理可見一斑。
當前,當地棉農對以下3點較關注:一是價補到底按什么方式進行;二是價補何時真正實施;三是價補能否足額及時發放到棉農手中。如果以上3點真正水落石出,棉農心態最終得以平和,當地籽棉收購才能得以平穩運行。只有棉農真正認可收購價大量出手籽棉,才能安排生活和來年生產部分資金著落;只有紡企認可新棉加工成本價格,當地籽棉收購才能真正迎來本年度的購銷兩旺局面。這個時期的到來現在看來仍有些“霧里看花”,預計收購加工旺季的到來應在12月中下旬前后,亦即再遲后1個月時間,讓我們拭目以待。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