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臨時收儲政策的開啟,收儲操作程序的公告也相繼出臺,這對于棉花加工企業規范交儲、減少交易摩擦、維護交易商利益、保證軋花質量等方面十分有利。
《關于嚴格規范2013年度臨時收儲交易企業資格和交儲行為的公告(2013年度[收儲]第3號)》中第二條嚴格控制成交數量和進度中規定:有關交儲企業參與臨時收儲交易時,其成交數量和進度須符合以下規定:交儲企業截至某1個交易日的累計成交數量不得超過上一日中國纖維檢驗局對外公布的該400型棉花加工企業的已公證檢驗(指產地公證檢驗)的總量。這條細則彰顯了收儲政策對加工企業交儲行為的約束力和控制力。一來可以有效地防止企業將臨近庫點的生產預估數量提前在網上成交;二來還可以防止轉圈棉、代加工的皮棉冒充交儲,是為了堵塞漏洞增加的一項硬性規定。目前加工廠反映較為平淡,他們認為政策雖好,但關鍵要看落實的效果到底怎么樣,因為入庫檢驗結果才是企業交儲結算的依據,公證檢驗辦法的方方面面均影響著棉花企業交儲的好壞,因此棉企也非常期待此項政策盡快公布。
截至今日中纖局仍未公布2013年度顏色級新標準下棉花加工公證檢驗數據,表明加工企業送檢的新棉結果還未出來。這和2012年9月6日就已公布的公檢結果相比,相對偏晚。企業關注檢驗結果,這樣才能知道已經收的籽棉質量如何,來決定后期的收購進程。
由于今年收儲政策對皮棉質量要求嚴格,軋花廠在收購過程中大多嚴控籽棉顏色品級、“三絲”率以及提高加工質量。本年度棉花企業仍把“交儲”作為唯一選擇,考慮到皮棉成本,若公檢達到交儲規定級別并能成功交儲,400型軋花廠尚有些利潤可賺。但就目前來看,開秤收購的企業不算多,部分企業反映今年收儲規定較去年嚴格,保證金增加,資金回籠又慢,按目前價格肯定是虧本的,況且又擔憂新棉的質量問題,市場信心有所不足。所以,企業暫時不急于收購。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