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安徽池州維持晴好天氣,最高氣溫均在35攝氏度以上,最低氣溫也在27攝氏度,棉花生長恢復較快。實地了解,近幾天當地的氣溫雖然很高,陽光強烈,但由于前陣子的雨水,棉田的土壤還保持著一定的水分,加上棉農及時施肥,棉珠根莖的水分和養分的充足有利于棉花蕾鈴的生長,漲勢較好的棉珠高度已達有50cm,果枝有3臺,每臺果枝上蕾鈴均有1-2個,差的也在30cm左右。
當地的短絨市場從4月份以來,一直處于陰霾沉寂狀態,價格也陰跌不止。截止7月3日,當地的二類絨有4月的3800元/噸(提貨、帶票、現金),下跌至目前的3600元/噸,而下游廠家的報價只有3100元/噸。
導致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市場大環境影響,短絨的下游廠家基本沒有利潤可賺;二是由于國家對環保要求非常嚴格,同時也加大對環境污染的懲處力度,給化纖廠以及精制棉廠帶來較重的擠壓,化纖廠和精制棉廠停機停廠的逐漸增多;三是由于進口的竹漿和木漿在價格上比國內的短絨價格有較大的優勢,為降低成本,導致棉短絨的用量大幅度地減少;四是市場的慣例是買漲不買跌,為降低風險,化纖廠和精制棉廠觀望心理較強,在原料采購上基本維持隨用隨買的策略;五是由于棉花企業的加工成本高,棉花企業基本無利可圖,部分企業把期望寄托在棉短絨上,希望在短絨價格上增補一些微利。因此市場囤積短絨的廠家較多,庫存量的較大,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據悉,當地幾家企業的短絨庫存都在幾百噸以上。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