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紡出百億產業鏈
一朵朵小小的棉花,被紡成紗,織成布,做成出口巾被和服裝,其“身價”上漲10倍,最高的達到100倍。相比10年前,華容從全國產棉大縣“搖身一變”成為“中國棉紡織名城”,棉花“賣難”成為歷史。日前,來自珠三角的36家紡織企業擬抱團投資20億元,在華容生態紡織工業園發展高端紡織業。 華容縣棉花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45萬畝以上,棉農人數10多萬人。該縣搶抓沿海紡織產業向內地轉移的契機,從2002年開始啟動紡織工業園的建設,先后投入8億多元,完成了4.8平方公里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10年來,該工業園先后吸納社會資本40多億元,興建紡織企業38家,年產值接近100億元,稅收8000多萬元。目前,38家企業家家盈利。 自2008年開始,該縣又采取多種扶持和獎勵政策,支持園區內企業“升級”,22家規模企業先后投入10多億元,全部新上了先進的生產線或技改擴改。全縣紡紗規模達到78萬錠,新增紗線品種230多個,且從單純的紡紗開始朝著織布、印染和服裝方向轉變,產業鏈不斷延伸。 紡織工業的崛起,帶動了縣域經濟的“提升”。該縣紡織工業年可“消化”棉花13萬噸,不但“吃”盡全縣棉花,還帶動了周邊縣市的棉花種植。全縣紡織企業吸納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超過1.4萬人,且推動全縣物流業每年以20%的速度遞增,全縣38家紡織企業與棉農結成利益共同體,先后吸納70%的棉農進入專業合作社,為他們統一提供種子、化肥、農藥和技術服務.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