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棉集中上市,各地加工廠專注交儲。調查小組一行奔赴河北省重要產棉區,也是大型棉企、加工廠較為集中的保定、衡水、滄州三地,調查今年黃河流域新棉收購、加工、交儲情況。調查期間整個華北平原被濃重的霧霾天氣籠罩,所到加工廠、棉企的心情也和天氣十分相似。針對調查走訪過程中企業反映的情況,總結如下:
棉花減產,質量優異。
據走訪的棉企和加工廠反映,今年河北省棉花減產較為明顯,其中面積的下降趨勢超過單產,諸如邢臺的威縣、廣宗等地面積減幅均在1/3左右,其他大部地區減幅在20%以上。單產普遍在400-450斤/畝。此外,受到種植期雨澇干旱氣候交織的影響,棉花衣分普遍偏低,在36%左右,稍好的能達到37、38%,棉籽成熟飽滿,進一步降低皮棉產量。一行走訪的地區,只有滄州棉花種植較為普遍,其中在加工廠較多的東光縣,道路兩側棉花和玉米、小麥交錯種植。棉花減產成為今年當地棉農惜售,價格持高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加工廠反映今年河北省棉花質量普遍較好,公檢顏色級以31、41為主,部分還能達到21,長度在28-29mm,部分達到30mm。受氣候影響棉花過度成熟,馬克隆值偏高。企業公檢結果總體在預期范圍之內。
收購加工不掙錢,企業謹慎控制經營量。
一行走訪的加工廠規模不一,但普遍反映今年收購加工利潤微薄,基本“不掙錢”。按照當前籽棉收購價4.35-4.4元/斤,棉籽1.34-1.35元/斤,衣分36%,加工費600元/噸左右,加工成本控制好的企業在19800元/噸上下,一般在20000元/噸上下,扣除運費、資金占壓成本,如果再代理交儲,基本不掙錢。所到加工廠被問及最多的問題就是:“今年其他加工廠怎么掙錢?”企業普遍苦惱于當前的經營現狀。
由于沒有利潤,今年棉企的收購加工規模普遍縮小。企業反映目前的皮棉加工量普遍比去年同期減少了三四成,大部分企業都是在10月10日以后才開秤收購,近期才開機加工,加工班次也由去年同期的兩到三班倒減少到一個班次,每天僅加工7、8個小時,很多廠家由于收購量少,開開停停。所到的幾家加工廠,廠區內籽棉堆放稀少,有些則暫時處于停工狀態。相比收購季節來臨前各棉企擴大合作范圍,增上、改進生產線,寄望大干一場的景象,目前的經營現狀讓棉企嘆息,今年只要不虧本就算是“幸免”。
據某地區棉企反映,雖國家要求加工廠直接從棉農手中收購籽棉,但棉農考慮自家種植量小,賣棉便捷,仍然把棉花交售給上門收購的小販,由于一般小販無法提供賣棉需要的證件,集中的資源也比較有限,一些能解決上述問題的棉販成為在棉販之上的“棉販”,在當地被稱為“坐莊”,無形中抬高籽棉流通環節的費用,加工廠無奈只能從其手中收購籽棉。
入庫公檢進度不一,倉庫擴容明顯。
據棉企反映,今年倉庫公檢人員的到庫時間普遍推遲到10月10日以后,各庫的公檢進度不一,與倉庫競拍入庫進度有一定關系。一些倉庫公檢人員已經駐庫一段時間,一些剛剛到庫,一些則還沒有到庫。從走訪的幾家倉庫來看,目前新棉的入庫公檢進度明顯慢于成交進度。
近三年國家連續實施敞開收儲,對倉儲庫容的需求增加,一些原有倉儲業務的棉企紛紛擴建倉庫,其他一些大型棉企也加入興建倉庫的隊伍。走訪的幾家棉企,一家在原有基礎上擴大了近一倍的庫容,總規??奢椛湔麄€華北主產區,一家剛剛建成了6萬噸左右的儲備新庫。雖都有儲備棉業務,但倉庫當前的入庫總量、進度情況則差異懸殊。一些配套服務較好,可提供融資服務的倉庫一派繁忙景象,一些則剛剛入庫了部分自己加工交儲的皮棉。
資金回籠較慢,指標競拍越來越難。
調查中棉企普遍反映,皮棉入庫后資金回籠較為緩慢。一家棉企除了初期入庫的一批棉花回款僅用一周之外,目前兩周左右回款算是快的。大部分棉企的回款時間在20天左右?;乜钏俣扰c交儲集中程度有很大關系,棉企擔心隨著后期儲備棉成交量擴大,資金回籠速度會繼續放慢。相比去年完成公檢即結算80%貨款,資金緊張成為今年棉企面臨的普遍問題。一些能夠提供代理交儲及融資服務的倉庫也因此業務繁忙,但條件相對苛刻。資金問題成為影響今年企業收購進度的因素之一。
另據企業反饋,近日雖計劃收儲規模有所增加,但企業在新疆及內地競拍指標的難度均明顯加大。
拋儲皮棉仍有庫存,市場流通商品棉甚少。
據對幾家儲備庫調查了解,目前少數倉庫仍存有前期拋儲未提貨的皮棉,其中保定1家倉庫的庫存量在4000噸左右。這部分皮棉多為質押棉花,等待紡企還款提貨,由于價格沒有優勢,有些紡企既不愿自提使用,也難以轉手銷售。
此外,經過此次主產區調查發現,加工廠因無法交儲轉而流入市場的皮棉可能寥寥無幾,一方面企業會隨時調整收購加工質量以滿足交儲標準,此外企業從成本考慮也會盡量避免收購和加工出此類棉花。
加工能力嚴重過剩,加工廠擔心明年出路。
本年度受到棉花減產,加工能力過剩,收儲實行新標準并更為嚴格等因素的共同影響,加工廠倍感經營吃力。由于市場信息十分透明,加工廠爭搶資源趨于“白熱化”,籽棉價格已經不像往年有“高地”“洼地”之分,加工廠很難通過異地調銷,降低成本。“1個地方的價格漲上去,不出兩天市場就抹平了”。
上了這么多設備,明年如果國家不再大規模收儲,加上棉花繼續減產,加工廠的日子怎么過,走訪的棉企普遍十分擔心。“去青島設個辦事處做外棉貿易吧”,一些加工廠準備開始經營外棉,但是已經開展外棉貿易的棉企則因為近期無棉可作,已經暫停了這項業務。
種棉不掙錢,黃河流域面積下降將持續。
在滄州市東光縣,棉田里還有最后一層霜后花掛在枝頭,零星有棉農進行采摘。一行隨機采訪路邊1位拾花的棉農,約莫50多歲的老人,主要是和家里老伴伺候十來畝棉田。老人表示,從開始播種就天天往地里跑,沒有一天閑,現在棉花賣到4.2元/斤,受災減產每畝只有400斤的產量,扣除農資等各項成本七八百元,還是覺得價格低,自己的勞力不值錢。明年打算種小麥和玉米,自己還能出去打工掙錢。在棉農心里,只要是有勞動能力的,出去打工就比種棉強。
在此次走訪過程中,陸續聽到棉農拔棉種麥的消息,即使新年度臨時收儲政策傳導相對順暢,棉農的植棉熱情仍難被喚起,棉農已經越來越重視自身勞動力的價值。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