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利空打壓市場 外棉價格繼續看跌
從USDA月報來看,產量和消費量的調整對市場的利空影響低于預期,雖然美國產量上調4.5萬噸至285.3萬噸,但將中國產量下調10.9萬噸至707.6萬噸,印度產量維持在631.4萬噸不變,唯一有些變化的是對2009/10-2012/13四個年度印度的棉花產量做了大幅度調增(增幅達到108萬噸),說明印度國內所謂的隱性庫存和近幾年實際出口量都遠超預期,迫使USDA不得不做出調整。值得關注的是,至11月8日,ICE倉單達到3.92萬噸,而且注冊量持續上升;至10月底,僅以簽約量來算,本年度美棉累計簽約119.7萬噸,遠落后與上兩個年度同期;中國政府或將在11月15-20日間啟動國儲棉競賣(傳言2011年度花拋儲價17500元/噸,2012年度棉花拋儲價18000元/噸),國內棉花需求和消費12月份以后將進入淡季,鑒于以上三個方面,ICE盤面在北半球棉花大量上市等利空的聯合打壓下,將破75美分關口而且不排除12月合約測試69美分的可能。 據一些貿易商反映,11月上旬以來,青島、上海及張家港三大棉花主港的2013年度澳棉仍有國內用棉企業和中間商詢價和訂購,但成交量較10月份明顯減少,一方面是港口除少量蘇丹、布基納法索及GM澳棉、烏棉等品質較好外,對其它產地2012年度外棉已“看不上眼”,印棉S-6的成交價跌回18200-18300元/噸;另一方面由于2013年度美棉、印棉12月底前受采摘、加工和裝運船期的影響抵港量不會很大,再加上一般貿易棉花進口配額已消耗殆盡,加工貿易棉花進口配額形同“雞肋”,棉紡廠使用的熱情和信心不足。青島某大型進口商表示,目前滑準關稅棉花進口配額的轉讓報價漲至2680-2700元/噸,中間商已沒有利潤空間,一旦棉花一致性差、短絨重或虧重大,中間商或被“套住”,因此雖然ICE引發遠月船期外棉報價下跌,但買方無采購意愿導致報價跌幅更大更快,貿易商除了觀望、等待沒有更好的選擇。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