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9日國家根據《2013年度棉花臨時收儲預案》要求發布收儲第1號公告《關于2013年度棉花臨時收儲交易辦法》開始,一直到9月18日才有極少合同成交,截止10月14日收儲掛牌累計成交276100噸,內地累計成交62940噸,僅為去年的38%,其中河北去年同期成交24150噸,今年成交8580噸合同僅為去年的35%。據分析今年交儲進度緩慢,主要是由以下多種因素造成的:
一、新國標實施第一年,交儲規則改變影響交儲進度。
為了適應新體制改革的需要,今年9月1日起執行新國標,新國標中取消了多年來棉花企業實施的品級檢驗標準,改變為以儀器化檢驗為主的顏色級檢驗標準,但這對實施了數十年品級檢驗標準的基層棉花檢驗人員來說是個難題,多數人心里沒有低,因此企業在等待國家各項有關收儲實施辦法均出臺以后才進行收購(國儲棉入庫公證檢驗實施辦法9月13日才公布)。據了解多數棉花企業在9月20號(中秋節后)以后才開秤進行收購,收購工作的推遲影響了交儲進度。
交儲規則的改變影響了交儲進度。首先是規定一個合同必須由一家棉花交儲企業來完成,這就意味著整個合同(最小120噸)將由一家400型棉企來完成,而去年度只要是一家產權單位(委托加工方或租賃方)下的所有400型棉企均可以共同來完成合同,一小批60件的皮棉也能夠及時組成合同交儲,而今年最少540件皮棉才能一起上報入儲,無形中交儲周期至少被延長兩周甚至一個月以上。其次更改為顏色級檢驗后,一個顏色級組成一批,企業交儲顏色級大多有21、31、41、12、22五個等級,而去年最多有兩個等級,組批難度增加延長交儲時間。其次是計價指標增多,按照國家收儲要求,今年計價指標較去年增加5個(馬克隆值,長度整齊度,斷裂比強度,軋工質量,異性纖維含量),如果其中任何一個指標不能滿足交儲條件,則不能夠交儲,指標約束企業交儲難度增加。
二、籽棉減產棉農期望高收購難,價高利潤空間小。
受當地8月份各地普遍陰雨天氣的影響,棉株底部棉桃發霉變質,棉農減產在15%以上,為了保障植棉收益棉農對新年度籽棉收購價格期望值比較高,均希望能夠達到4.50元/斤,但是目前不能滿足其心理欲望,棉農惜售心理較強,出售積極性較弱,企業收購難度較大,去年日收購數量能夠達到10萬斤以上的企業,今年最多達到5萬斤左右,因此截止目前企業收購數量僅為去年同期的10%左右。
減產造成各地籽棉資源比較緊張,棉花企業為了提高收購數量,維持正常的生產,籽棉收購價格高企,但由于交儲價格固定,企業利潤空間僅維持在500元/噸,若檢驗結果不理想則造成企業虧損,因此企業收購均保持謹慎態度,難以大規模展開,收購時間被延長導致交儲進度緩慢。
三、資金緊張制約收購,企業無奈“細水長流”。
由于今年入庫無80%預付款,而是等待結算單出來后,棉花企業開具發票郵寄給中儲公司后,中儲公司才一次性付清全款,多數企業預計從入庫開始到回籠資金將長達一個月之上,但前期競拍的合同,纖維檢驗部門近日剛剛入庫進行公檢,那就意味著資金回籠時間繼續后延,預計達50天之上。當前企業收購已經有一個月時間,資金投入已經超出預想,雖然企業已經想盡辦法籌備資金,但也不能夠再維持一個月以上,因此為了保證天天有棉收,企業近段時間采取限量只收好棉花的策略,將收購數量降下來,等待交儲合同的資金回籠。因此初期交儲時間有所延長,但據棉企預計等交儲合同順利回籠資金后,交儲進度將有所加快。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