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收企業逐漸增多 節前市場一片冷清
隨著國儲棉的陸續出庫銷售,現貨、港口外棉購銷熱鬧狀態戛然而止,棉花企業近期增長起來的對市場的信心大受打擊,地產棉銷售重歸主要交儲一條途徑,棉企停收逐漸增多。1月17日,河北保定企業反映,當地維持收購企業僅余100余家,較上周減少30%。在這些企業中,其中,交儲企業60余家,200型企業40余家。交儲企業嚴格按照交儲要求收購籽棉,質量不過關堅決不收,造成收購量稅減。“棉花太少了,好幾天沒開張了。”某400型企業負責人張經理說,他們企業一連三天沒有收上籽棉來了。原因一是天氣不好,售棉棉農數量減少;另一個就是籽棉質量絕大多數不達標準,棉企不敢收。當天,當地籽棉行情是:弱3級4.20元/斤(衣分37%,回潮率10%),4級4.03-4.05元/斤,均較昨日跌0.05元/斤。造成近日以來,各棉花企業日收購量稅減,多數日收5000-10000斤,較上周降低50%以上。而200型企業以收購5級以下籽棉為主,加工出的皮棉仍以主要走市場銷售的渠道。當地5級以籽棉價格3.50-3.75元/斤,價格重心降低0.02-0.05元/斤。當地“次棉花”比較多,但是200型企業的收購熱情也在降低,原因就是下游需求萎縮。近日下游需求萎縮的原因,是因為一些中小型紡織企業正在逐步調整配棉比,盡量減少棉花用量,增加化纖用量,因此對于棉花能不買就不買。近日,當地地產棉主流報價4級18900元/噸(提貨、毛重、帶票,下同),弱4級18400元/噸,5級16800元/噸,均較昨天跌100-200元/噸。皮棉價格下跌,但仍是銷售困難。據張經理介紹,從本月14日開始,國儲棉投放吸引了市場大部分目光,多數紡織企業籌集資金購買國儲棉,沒有精力和財力在現貨市場拿貨。在本地,約有50%企業擁有地產棉庫存無法交儲,單個企業庫存量30-200噸,不少現貨庫存大企業變現壓力非常大。很多企業派出人員到山東、天津甚至河南、江蘇等地推銷棉花,但情況不容樂觀。據了解,當地企業對后市現貨市場行情比較悲觀,仍在收購的棉企多數也都計劃在近日停收,市場觀望情緒日漸濃郁。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