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內外棉價倒掛4500元/噸,國內棉企為爆炒棉花進口配額而痛苦不堪時,山東如意集團的視野直接伸向了海外。
9月5日,如意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山東如意內部高管證實,如意集團正攜手澳大利亞羊毛加工企業蘭皮爾公司(Lempriere Pty Ltd),以2.3億澳元(約合人民幣15億)收購當地最大的棉業公司——庫比棉花生產基地(下稱“庫比”)。
目前,這一收購得到了澳大利亞國庫部長斯旺的批準,并于8月31日在政府官網予以披露。不過,這個占據澳大利亞棉花生產十分之一的公司易主,在該國激起波瀾,反對者認為這是澳大利亞的“戰略性”資產,被收購后或將侵蝕當地棉農的利益。
運作庫比上市
“山東如意并購庫比,尚未簽署最終協議。”前述如意內部高管稱,目前收購雙方已經達成初步收購方案,澳大利亞政府已經同意該方案。
號稱總資產4.2億澳元的庫比,坐落于昆士蘭州東南部,是澳大利亞最大的私人農場,面積近9.3萬公頃,經營著大規模的棉花和水利灌溉項目,擁有51個用水許可證,河流上蓄水容量共計5.39億立方米,超過悉尼海港的總水量。
但是,由于經營不善和長期干旱,總負債超過3.2億澳元的庫比農場在2009年被破產托管,澳大利亞政府曾試圖出資將其收歸國有,但最終失敗。而庫比的債主包括澳大利亞國民銀行、太陽集團銀行一直在通過出售庫比公司的棉花產品止損。澳大利亞國庫部在公告中表述稱:“并購將結束長期以來運作庫比農場項目的不確定性,確保庫比農場的正常運營,以及當地的就業和經濟運轉……”
“收購庫比的價格暫定為2.3億。”據該高管介紹,按照初步方案,如意集團收購庫比80%股份,蘭皮爾公司收購20%股份。
按照收購要求,收購后的庫比需要運作上市,如意集團需要將80%的股份稀釋至51%。如意集團已經同意上述約束,承諾將在未來3年內,通過向第三方出售股權的方式,將其對庫比農場的股權降至51%。
按照上述協議,山東如意集團需要支付約12億元人民幣的并購金。
如意集團,始建于1972年,前身為山東濟寧毛紡織廠,自稱擁有國內規模最大的毛紡服裝產業鏈和棉紡印染產業鏈,公司涉及毛條制造、毛精紡、服裝、棉紡織、棉印染、針織、化學纖維、牛仔布、家紡、房地產等產業。
該公司官網顯示,集團資產總額131億元,擁有國內A股和日本東京主板2個上市公司。旗下擁有20個全資和控股子公司,職工3萬人,2011年營業收入153億元,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的374名,綜合競爭力居中國紡織服裝500強前五位,出口創匯居行業百強前五位。
收購阻力
“國內棉價比進口棉價每噸高出5000元左右。”前述高管向記者表示,此筆收購可以完善公司全球產業鏈,能為主業紡織提供穩定的棉花來源。不過,此次擴張山東如意受到的阻力不小。一直依賴于外國資本發展的澳大利亞,在此次并購中,向收購方山東如意提出了諸多條件:
其一,一旦收購成功,山東如意與蘭皮爾公司聯合組成的財團必須在3年內將對庫比公司的持股比例從80%減少到不超過51%;其二,收購方承諾不會削減工作崗位,所有現有員工待遇不變;其三,本地家族企業蘭皮爾公司將運營并管理庫比公司;其四,用水補貼,收購方也同意在水市場上出售所有未使用完的配額,這意味著政府可以通過這個市場回購所有補貼。此外,一旦收購成功,如意集團還必須每年向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審核委員會報告進展,以便對方核查是否兌現收購時的承諾。
盡管如此,該收購案自披露以后,依舊引起澳大利亞國內人士的反對。反對者認為,從庫比的規模來看,它是澳大利亞棉花產業的一筆“戰略資產”;如果收購成功,澳大利亞最大用水牌照、南半球最大灌溉土地的持有者落入了中國人手中。
“此次收購中,水資源是最大的問題,澳大利亞水非常珍貴。”澳大利亞貿易委員會大中華區資深投資專員王恒巖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中國有大量的商人去澳大利亞投資礦場等資源,但是在農業投資方面還比較少。
實際上,澳大利亞已經有75%的棉花產量出口到中國。據透露,這一收購案還需向中國商務部申請報批。
出海的邏輯
“海外的棉花,對目前中國棉企來說,太有吸引力。”中國印染行業協會副理事長、浙江省紡織工程協會副理事長胡克勤向本報記者表示,這是因為近兩年,國內外棉花價格倒掛現象太嚴重。胡克勤介紹,從2000年左右起,國內棉紡織行業發展較為迅速,用棉量不斷增加,導致國內棉價走高,而進口棉花價格稍低,對國內棉花形成沖擊。“這是因為,國內的棉花生產依舊處于小農生產狀態,生產成本較高;而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為大農場機械化程度高,生產成本較低。”
據中國棉花協會副秘書長王建紅介紹,2011/12年度,我國棉花產量約720萬噸,消費量900萬噸左右。今年7月,中國棉花價格達到18231元/噸,相比之下,進口棉花價格包括進口稅在內才14778元/噸,相差的價格達到4500元/噸。
據中國海關報告,今年1-7月,中國紡織品出口同比降0.2%,而進口棉花同比增長133.7%,至346萬噸。“發改委為了保護中國本土棉農,出臺了進口棉配額政策。”胡克勤回顧道,2004年,我國規定棉花進口需要配額,配額為89.4萬噸,這一數據持續8年并沒有更改過。
不過,這種棉花進口配額,主要集中在國有大型棉花外貿企業和大型紡織加工廠手中,眾多中小棉企難以獲得配額的資格。而每年有部分向國家申請到配額的企業并沒有實質的棉紡生產和貿易,拿到配額轉手倒賣,該配額每噸在市場炒到2800元至3500元不等。
“如果庫比變為山東如意下屬的企業,確實能節省一筆不少的原材料成本。”胡克勤表示,目前中國企業并購海外大型棉企案例非常很少,應該是首例。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分享按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