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棉花大量積壓港口 棉企和貿易商急得團團轉
今天我們來關注棉花價格。從2010年初到2011年初,短短一年時間內,棉花價格從每噸1.7萬元飆升到3.5萬元。就在眾多棉花商還飄在云端的時候,一輪突如其來的暴跌將他們狠狠地摔在地面上。青島黃島港是全國第一大棉花進口口岸,近期大量棉花積壓在港口,很多棉企和貿易商為找地方存棉花急得團團轉。來看記者在青島的報道。 清晨一大早,這位印度棉商就來到青島保稅區的這家物流公司,為他即將到港的500噸棉花尋找存放的地方。 青島宏川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 賈紹斌:現在不管是印度棉還有這個非洲的東非的棉花,你們現在因為保稅區這個倉庫放得特別滿,現在庫存都比較緊張,現在進來我們也沒地方放。 面對這主動找上門的生意,賈紹斌想接卻接不下來。 青島宏川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 賈紹斌:這一次暫時沒法接的。這一段時間像印度、巴基斯坦很多的印度外商跟我們詢問過寄售倉庫的問題,我們現在答復比較困難。 賈紹斌所在的這家公司是青島保稅區最大的專做棉花的物流公司,最近以來,很多做進口棉花的貿易商找上門來尋找倉庫存放棉花,但都被賈紹斌一一回絕。他帶著我們到他的倉庫一看究竟。 賈紹斌:看我們現在倉庫都是滿滿的。 記者:全是滿的哈? 賈紹斌:對。我們從事這個進口棉花的物流業務,從2005年到現在8個年頭,在今年是唯一的一年。往常年頭能達到70%左右就很不錯了。那么今年年初到現在一直是100%的庫滿率,你說出多少幾乎就進多少,甚至等著要入庫的比出的要多得多。 就在倉庫的外面,十幾輛裝著棉花的大貨車已經在公司的門口排起了長龍。 工作人員:好了,一會他卸完你就接著還到這個平臺好了, 好了打開吧。 在這些等著裝卸的貨車中,進庫的棉花有十車,而出庫的棉花卻只有五車。 杜姮 倉儲部經理:今天這個出5輛還是在最近這段時間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多的一天。平時呢,一般也也就是兩三輛車。從今年的應該是今年的年初一直到現在,這半年多的時間都是這個樣子。 源源不斷的棉花等待運往保稅區各大物流公司的倉庫里,很多貿易商為了能找地方存放棉花急得是團團轉。 青島宏川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 賈紹斌:現在通常比較有趣的現象,以前像我們存放棉花這個7、8年的時間都是我們聯系客戶,我們去確認客戶的一些到港的一些入庫的信息,那么從今年開始,我們這些老的客戶,他們把我們倉庫存放貨的重量和面積,他們自己了解的非常透,他研究我們的庫容了,這個他以前沒有出現過的這種情況,也算很特殊的一個年份啊。 所謂水漲船高,保稅區內各大物流公司的倉儲費也由原來的每平米七毛漲到了現在的一塊二,按說這對賈紹斌來說是好事,可他現在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青島宏川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 賈紹斌:我們現在從做物流角度現在最擔心的貨一直放著不動,因為貨一直放在這地方周轉的非常慢,我們做物流希望它能夠流動起來,流動起來以后,我們在物流操作的收益方面就會比以前要多。|你比如說換單啊,報關、報檢啊,裝、卸和過磅的費用,那么在整個這一塊呢,一噸大概要將近100多塊錢,這塊收入我們是減少的。 記者:現在等于說功能全變成倉庫的功能了? 賈紹斌:對,現在完全成了一個倉庫的概念。 賈紹斌所在的這家公司一共有5個這樣大的倉庫,2萬多平米,我們看到,每個倉庫幾乎都被堆放的滿滿當當,一垛垛的棉花已經接近屋頂。在這一張張的垛卡上,我們注意到,還有2011年1月入庫的,已經在這里存放了一年半的時間,棉垛上布滿了灰塵。 青島宏川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 賈紹斌:正常的年份我們倉庫的周轉率應該在一年2.5次到3次,今年的上半年到現在應該說一次不到。 棉花只進不出,讓青島保稅區的棉花庫存創下了歷史新高,無論是棉花商還是保稅區都苦不堪言。目前受全球經濟不景氣、庫存增大的影響,進口棉花價格從去年下半年的每磅140多美分跌到了現在的90美分左右。價格大幅下滑,進口棉花為何卻反而賣不出去呢?貿易商的日子過得怎么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林燕的故事。 青島保稅區某貿易公司國際貿易部經理 林燕:喂,最近忙什么呢? 上午九點半剛一上班,這家貿易公司的國際貿易部經理林燕就開始不停的給客戶打電話,銷售庫存的棉花。 林燕:你現在用棉量感覺不到了呢,拿得量也很少。多,我的棉花很多,庫存還有三千噸呢,可以隨便挑,最近新的六百萬噸的,新的美棉,質量還不錯。你要是想要的話,價格可以好談一些。 太慘了,現在 ,對啊,賣一噸棉花簡直很不得跳樓跳海去,我把美棉要的一塊給你寄一下,測測指標,用得上你就用,用不上就再說,有空來保稅區看看。來看看我們,那好,有空再聊,拜拜。 記者:有意向嗎? 林燕:沒有,我們是合作幾年,一直不錯,做的,他的采購量也可以,通??梢钥吹贸鰜恚ツ甑脑?,一票合同,一單合同我可以簽到500到1000噸,但是現在拿到最大的量可是300噸,200噸這樣子,隨用隨買,不敢拿太多的貨 記者:現在您整個的銷售壓力,是什么? 林燕:工廠沒有需求。 林燕做棉花進口貿易已經7、8年了,公司每年進口的棉花達3、4萬噸。今年以來,下游棉紡企業的拿貨量比原來下降了將近50-60%。林燕說,這樣的行情是她這么多年來從來沒有遇見過的。目前林燕銷售的棉花大多都是去年之前在高價位訂的,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進口棉價從140美分左右一直下跌到現在的90美分左右。 林燕:現在銷售很明擺著肯定是要虧損的,不管就是說銷售進度快一點也好、慢一點也好,但它是百分之一萬是虧的,這是一個很殘酷的現實。 記者:虧還要盡快把它賣出去。 林燕:對,你要去倒資金,要去還銀行貸款,這塊必須要去。所以現在放在我們身上主要的任務就是市場再不好,我們也要緩慢地出貨 盡管現在已經是虧損,但還有很多的遠期船貨沒有到港,一旦退貨,就是違約。所以林燕一邊焦頭爛額的處理著庫存,一邊還要操心著即將到港的棉花。過兩天就要到港700噸棉花,林燕急匆匆的來到物流公司,尋找存放的倉庫。 林燕:哎呀還是這么多棉花啊,愁死了都快。這個多垛位能放多少噸。 工人:這些垛位能放300噸。 林燕:300噸。那個300噸能出掉。 工人:今天能出去7個柜。 林燕:那行,其他的個都是,都是滿滿的。 工人:一號庫還稍有一旦空間,但也還是不大。放700噸也沒問題。 林燕所在的貿易公司目前3000多噸的庫存都擺放在這家物流公司的倉庫里,我們看到有些棉花都已經積壓了半年以上。 林燕:這是2012年6月18日入進來的貨。| 就是今年1月份裝船的,當時訂購的價位在接近140美分,和過來成本就是24000左右,但是這個,棉花的銷售價格在92美分左右,90美分左右。 記者:從140到92。 林燕:對,我們要虧50每份,50美分折合過來的人民幣的價格就是6千塊。 記者:6千塊一噸,這些貨有多少噸? 林燕:這個貨目前還有400噸。 林燕說,除了凈虧損的這筆費用,存放這些庫存的倉儲成本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林燕:倉儲費到現在每噸每天一塊五來算,四百噸一天就是六百塊,六百塊一個月就是18000塊,對嗎?那放了到現在去年10月份到現在,8個月,到9個月,接近10個月的時間,光倉儲費我就要扔掉15萬到16萬。 在這里存放的很多棉花都是在去年9月份之后進的貨,2011年9月8日,國家出臺棉花收儲政策,以每噸19800元的價格進行收儲,對國內的棉價進行托底。很多貿易商以此為參照,開始大量進貨。 林燕:沒有想到市場會跌得這么凄慘。因為大家都考慮到個國家收儲價格在托底。 記者:當時是去年9月份收儲19800元(每噸)。 林燕:對,但是我這個貨買過來了是在一萬八左右,一九八千五左右,因為國家這個收儲價18500托底,我感覺18500左右,還好,風險不是太大,沒想到今年之后,這個市場呈現不好的下跌趨勢,然后一直一直下滑,到現在的80多美分。 進口棉價的不斷下跌,再加上國家出臺的棉花收儲政策,造成國內外棉價倒掛的加劇。從今年5月初到6月初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國內外棉花現貨價差就從每噸3500元擴大到5500元,這使得很多的棉紡企業更加青睞于進口棉,但由于配額的限制,也只能看著便宜的進口棉花放在倉庫里,無法使用。 林燕:現在就是這樣子,太難太難了,要不大家還在努力地尋找手里有配額的企業來,沒有配額的只能看著貨,棉花放在倉庫里,而且費用在不斷地增加。然后你的虧損的成本還在加劇。 其實,林燕的公司從去年已經有意的壓低了進口棉花量,但仍然虧損了幾千萬。面臨同樣難題的不止林燕一個,在現在行情不好的時候,貿易商們之間的往來也密切了許多,沒事的時候經常打打電話,互相慰藉,互通有無。 林燕:日子好不好過?非常不好過,一樣,出的沒有入得多。是,下游的市場不好,咱們的日子才更難,你們現在的庫存多不多了?沒配額,這是個最頭疼的問題,行,有空你來我們這兒坐坐,大家聊聊,借酒澆愁,請我去喝酒。借酒澆愁。 記者:大家經常會互相地聊聊天,溝通一下行情是吧。 林燕:對,現在大家打電話的欲望或者勁頭都沒有了,講起來都有氣無力的 林燕告訴我們,今年做進口棉花貿易的,有90%都要虧損。這些在庫房中堆放的滿滿的棉花現在就像是燙手的山芋,想扔又扔不掉。 林燕:現在天天睡眠都不好,晚上想起來全是棉花的事,| 晚上睡不著,半夜三更兩三點鐘,起來看看市場的更迭,就是這樣子,真的希望漲一點,也希望它明天來個漲停吧,可能這個現貨市場能隨著期貨的漲停有所啟動。受不了,非常煎熬非常煎熬的。 我們看到,本應處于成交旺季的青島保稅區外棉庫存高企,后期出庫壓力增大,加上倉儲費用成倍增長,貿易商的日子很是難熬。那么棉價的下跌,能否給下游的紡織企業和消費者帶來實惠呢?廣告之后,請繼續關注我們的報道。 歡迎回來。剛才在節目中看到,從今年5月初到6月初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國內外棉花現貨價差就從每噸3500元擴大到5500元。巨大的差額導致了國內市場對進口棉的熱切需求,敏銳的貿易商們從中嗅出了商機,大量囤積進口棉。然而等到萬事俱備要交易的時候才發現,“進口配額”限制讓他們的計劃成了水中月鏡中花。于是出現了一邊是大量進口棉囤積在港口,沒有出路;另一邊卻是棉紡企業在眼巴巴地“望棉興嘆”。繼續來看記者的報道。 趙溪清:關燈 晚上就開這一個就行了,別都打開。這邊關上 傍晚7點,天還沒黑,山東諸城四達紡紡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溪清就已經開始在車間檢查車間的用電情況。每天晚上的6點至9點是一天中電費最貴的時段,每度電是1.38元錢,而9點之后就是每度電0.38元。 諸城四達紡紡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趙溪清:就我們這個企業來說,一百多萬,我們平均的現在是8毛3分多點,就是8毛3分多點我們一個月一百多萬,如果做3毛8,我們得剩多少,如果1塊3毛8我們又增加了多少。所以我們把這個生產合理地安排,盡量在這個尖峰時期能供應過去,能不生產的,能不利用電的全部安排到那邊,或者安排到平時來生產,專門有效地來降低這個成本 趙溪清說,今年廠里的日子非常不好過,在控制成本上必須這么精打細算。在生產車間里,我們看到,有些紡紗機處于停滯狀態,上面的棉絮已經布滿了灰塵。以前車間里的機器基本上都是滿負荷運轉,但今年以來廠里的開工率明顯不足。 趙溪清:今年最近以來開工率大約在75%左右。 趙溪清說,受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今年廠里紗線的銷售比以前慢了很多,訂單比往年減少了30%,但是利潤卻是減少了60%,這其中主要是因為棉價的波動,現在廠里堆放棉花的倉庫里再也不敢存放那么多的庫存了。 趙溪清:現在有多少庫存?。?/p> 現在有100多噸吧 夠用多少天的? 現在棉花用量用20天 以前正常情況下,庫存能達到多少? 正常能達到1500噸 現在能差這么多???為什么? 現在棉花價格下滑比較厲害,為了規避這個市場風險,降低了存棉量,以前到這兒呢,那一大片空地都是,現在都空了 趙溪清告訴我們,以前廠里用的大多都是國產棉,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國內外棉價出現倒掛,最高價差高達5500元每噸,使用國產棉在生產成本上,已經不具備任何優勢,所以廠里逐漸加大進口棉的使用。 趙總:用這個外棉來,同樣的質量比地產棉價格優惠一點,就是說我們算出來的成本,能相應的能低三百到五百塊錢。 棉花成本降下來了本來是好事,然而隨著進口棉價急劇下跌,棉紗價格也隨之快速下跌。由于紡紗廠生產出成品,需要一定的周期性,所以趙溪清的工廠很多紗線生產出來后不得不虧本銷售。 這個光成本當時就得三萬八千塊錢,我現在賣兩萬八還賣不出去,當時我能賣能賣四萬,現在賣到兩萬八。 趙溪清告訴我們,國內很多紡紗廠由于沒有進口配額,只能用國產棉花,所以紡出的棉紗價格較高,這使得很多下游企業干脆直接從國外進口便宜的棉紗。今年,中國棉紗的進口量也是創了新高。就在我們采訪的時候,趙溪清的手機上不停地收到行業網站發來的短信。 趙溪清:本周紗廠利潤進一步惡化,大部紗廠虧損同時產品走貨慢,棉花若因政策強勢,未來情況恐將惡化。 您的情況跟它說的一樣嗎? 差不多。 趙溪清告訴我們,他的廠里在上半年還能維持少量的基本盈利,但從6月份開始已經出現了虧損狀態。正說著,趙溪清的手機再次收到行業短信。 趙溪清:工信部當前3萬噸以下紡紗企業停產占50%,新疆紡織業虧損超過3億元。 記者:您看著這些心里有什么感想? 趙溪清:市場很嚴峻,在夾縫中生存,看你有沒有邁步(音),這個步你能邁過去,你還能生存下去,你要邁不過去不著,你也生存不下去。 記者:你覺得壓力大嗎? 趙溪清:壓力確實很大。 有壓力就有動力,意識到市場嚴峻性的趙溪清決定轉變思路,他購進了生產混紡、差別化纖維的設備,減少用棉量,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需要投資,更新設備,加快產品的升級。誰轉頭轉得快,誰就能夠在市場上占得先機,誰就能生存下去。 記者:這也是在這個大環境下,不得以作出的。 趙總:對,今年這個月虧損,但是我們公司決定,還是加大了投入地繼續對這個工程改造,加大這個差別化纖維生產。 國家棉花收儲是為了最大限度保護棉農利益,但卻和國際棉花價格形成了巨大的落差。對于棉紡企業來說,因為價格昂貴用不起國產棉花,但進口棉花又因配額限制用不了,棉紡企業的競爭力大大削弱,再加上全球經濟不景氣,今年的紡織品出口增速又大幅放緩,比去年同期下滑了24.1%。作為全球最大的棉花生產國、消費國、進口國,我們怎樣能在全球棉花定價權上爭得一席之地呢? 山東卓創咨詢有限公司的棉花行業分析師 孫立武: 我們目前調研的山東魯西南西北整個棉紡織基地這一批,目前它的庫存相對偏少,開工情況整體比較差,這兩點也是說明了目前山東紡織企業全國紡織企業實際上都面臨著比較大的危險。| 生產純棉紗的企業基本上是全部虧損的,| 整個這個紡織企業它這個困難程度比較高 在趙溪清的廠里采訪的時候,我們遇到了山東卓創咨詢有限公司的棉花行業分析師孫立武,這段時間以來,他正在對山東地區的棉紡企業上下游進行調研。他告訴我們,國內外棉花生產的成本差距正在進一步拉大。 孫立武:美國的這個生產棉花成本,棉花周圍的成本一百美元,中國核算一下,中國的長江、黃河以及西北新疆這一個成本,加上人工在內僅僅是已經達到了200美元,甚至以上。 孫立武告訴我們,由于我國棉花種植方式除了新疆之外,大多是分散種植,而國外發達國家棉花種植大多是規?;?、機械化的種植方式,這就決定了我國的棉花種植成本要遠遠高于國外。配額和國家收儲政策本意是為了保護國內的棉農利益,穩定棉價,但由于今年全球庫存增大,經濟不振,國外棉價大幅下跌,無形中加劇了國內外的棉價差距,造成現在棉紡織工業出口面臨嚴峻的局面。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孫淮濱認為,縮小國內外棉價差距是當前迫在眉睫的問題。 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孫淮濱: 我們棉紡織行業企業過去長期以來,有的大企業經驗和體會,認為差價在一噸1500塊錢還是能夠消化的,所以我們希望這種棉花的這種拋儲,應該適當在一些給政府補貼的情況下,朝著國際價格的水平方向去進行放儲,這樣有利于我們棉紡織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孫淮濱認為,在國際市場價格這么低的時候,國家可以考慮適當增加配額額度。 孫淮濱:特別是向生產型企業增發配額,讓他們更多的,更及時的用到國外廉價的棉花,來抵消一些這個原價差,對治理棉紡企業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如果國家補貼了棉紡企業,棉花價格降了下來,這又有可能損害棉農的利益,究竟如何選找兩者之間的利益平衡呢?中國農業大學(微博)期貨與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教授常清認為,既要保護國內棉農利益,又要兼顧棉紡織行業的發展,美國的經驗值得借鑒。 中國農業大學期貨與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 常清:美國的做法就是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像農民他可以得到補貼,但是他是直接補貼,就是政府補給農民,但是作為棉花的生產者和這個加工商,包括流通商完全按照市場的規律,根據供求來買賣。 孫立武也認為,由于國內棉農的種植積極性不高,今年中國的種植面積大概會減少10%左右,國家應該加大對棉農的直接補貼力度。 山東卓創咨詢有限公司的棉花行業分析師 孫立武:目前中國的棉農只有每畝15元的一個補貼,而棉花種植實際上費工費時,國家如果想保證棉花的產業鏈長久發展,首先從源頭上來應該加大棉花的補貼力度,借鑒美國的,借鑒美國,在一定程度上借鑒美國的補貼情況 除了對棉農加大直接補貼力度,常清認為,還要想辦法降低種植成本,并且利用期貨市場這樣的金融工具有效避免和降低風險。 常清:美國農業的強大有強大的競爭力是由于生產和期貨結合在一起,那么才使得它們這個農業在世界上具有非常強的競爭力,農民包括農場主就是他都是各種規模的,他的播種的時候,在生產過程當中,他都利用這個期貨來鎖定他的這個利潤,市場價格波動對他沒什么關系,那么中間商,他是有了合同,但這個合同呢,是沒法定價格的,所以他也是利用期貨來鎖定他,他每個人從不同的角度來尋找他適合自己的價格來鎖定他的這個加工利潤,鎖定他的生產成本,所以這個整個期貨是把所有的參與者都串在一起。 常清告訴我們,中國的期貨市場起步比較晚,目前鄭棉期貨市場也只是跟著國際市場價格走的影子市場。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棉花生產國、消費國、進口國,完全有條件利用期貨市場,逐漸形成自己對棉花價格的定價權。 常清:第一步是形成國內的價格,因為當時國內價格改革的需要,第二步要形成世界型的定價中心。但是這個往前走是非常困難的,這個困難就在于什么呢?在于我們對市場經濟的這種理解和這個運用,那還是處于初級階段,我認為這是有一個歷史過程。 進口棉和國產棉價格倒掛,暴露出目前我國棉花生產銷售中存在著的一系列問題。研究國外的價格生成機制,我們會發現:美國的棉農生產特點是:種植有規模,銷售時期貨,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時,政府還給予大量補貼。因此,美國農民的棉花即使售價低廉也能保證收益。而國內的棉花收儲政策則難以兼顧生產、銷售以及下游產業,產業鏈上的每個環節都在為棉價的漲跌買單,很難有一個平穩的運行環境??磥?,如何培育好市場,理順交易機制,是一個需要認真思考和積極面對的問題,只有解決好這些問題,才能給棉花市場一個健康良性的發展環境。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