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清明節,往年江蘇棉花主產區鹽城已經見棉花新苗,在今年,途經大豐、鹽都等主產棉區多個鎮村,卻只見制缽人,未見“清明苗”。多數農戶在作制缽掃尾工作,少數農戶才在給制成的缽床窨水,做下種準備。
據了解,形成鹽城主產棉區新棉播種遲的主要原因是氣溫低而不穩,類似情況在當地2010年也曾出現過。4月3日,鹽城大氣溫度5-19度;4月4日6-19度,這樣的日間最高溫度、這樣巨大的晝夜溫差,從棉花苗床育苗的技術角度都是不宜的。就缽育棉的技術要求看,大氣溫度20度以上,床內溫度25度以上,5公分地溫穩定通過12度,棉籽才可萌芽出苗。如果強行下種,很可能形成爛種成出苗后的僵苗,所以,農技人員主張掌握在適宜的大氣溫度、調節好床內溫度,對于奪取早大壯苗很關鍵。從數量上看,缽育移栽棉將占江蘇早茬棉的主體,當前的制缽已近尾聲,如清明節過后氣溫回升,鹽城等地4月10日前有望拿到缽育棉新苗。
小假期多數棉企、紡企休市,棉花交易比較少,價格也未見過大變化,大豐地區329公檢到廠到報價19500-19800元一噸;籽棉統貨仍然在7.00-7.40元每公斤;棉籽價格略升,一類籽2.20元左右1公斤,其它產品也保持著節后最高記錄,只是鹽城整個涉棉產品購銷都不盡旺盛,購銷總量列近年平均值以下,且大多數廠商的購銷工作已經近停止。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分享按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