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是“數九寒天”的最后一天,預示著春季的進一步臨近。在江蘇鹽城棉花主產區,一度處于“越冬”期的棉粕、棉殼等棉副產品將走出庫房,被銷往市場,投入使用。棉粕主要用于各類牲畜飼料的重要添加原料,還可用于肥田。近年來則用于棉酚等物質的深加工提煉物,被一些醫藥化工企業采購加工。棉殼因為是食用菌生產重要材料,一直有不錯的市場需求。隨著氣溫升高后魚蝦貝、豬羊雞鴨等的投放與春繁春養,以及食用菌正季生產的大量啟始,棉粕、棉殼使用需求量將明顯增加,其價格也將有所提高。
專業人士分析認為,2011年內地棉花多數是減產少的,棉副產品資源總供應量減少,實際需求量在加大。由于棉副產品和棉花不同,缺口可以通過外貿進出口來平衡,棉副類進口其實不是很多,因而供需上如果出現差異,價格上也會形成波動。同時,由于受產銷區域的影響,今年棉副產品的流動面會進一步增寬,貿易繁榮。據了解,江蘇北部沿海養殖區種養大戶使用的棉粕棉殼多數出自外省市,新疆粕也有,而問及來路,多數是本地商家、經紀人自外地輾轉購進后加價出手。而當地的一些棉副資料則遠銷其它省份。大豐市某生物化工企業使用棉籽粗加工的副產品搞中高檔日用(甚至國防科技工程)品主要原輔材料生產,滿負荷運轉狀態下每天需要消耗棉籽300噸,而因當地產量不多,企業一直無法實現“滿負荷”生產,節后,該公司加大生產原料組織力度,由于采購量不足,仍難保證正常生產。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分享按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