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只加工了皮棉1000噸,而去年同期加工量是1600噸。”11月4日,提起今年的棉花加工情況,金鄉縣銀利農貿有限公司經理李代良感嘆道。11月初,記者在濟寧通過幾日走訪發現,今年棉花質量、產量及加工利潤均不及往年,導致部分皮棉加工企業出現開工晚,甚至不開工的情況,即使開工的企業也是“底氣不足”。如何破解皮棉加工企業生產經營的“三重門”,成為企業經營者大傷腦筋的難題?!?br />
金鄉縣銀利農貿有限公司是當地頗有名氣的棉花加工企業,主要從事籽棉軋花加工成皮棉的工作,無論是生產規模還是銷售量都名列濟寧市前茅。該公司今年的遭遇并非個例,據濟寧纖維檢驗所副所長王傳方介紹,濟寧有26家新體制棉加工企業,目前僅開工12家,送檢皮棉僅有3000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左右。
據了解,今年濟寧地區的棉花種植面積約100萬畝,往年的棉花畝產均在五六百斤,而今年畝產只有四百斤左右,比去年下降了30%。王傳方說,今年棉花生長季遭遇連陰天,雨水多,沒有陽光,很多棉桃都發霉了,甚至最后爛在地里。近期送往濟寧纖維檢驗所的棉花質量也不如從前,采摘的籽棉質量令人失望。三級以上的棉花幾乎沒有,85%左右都是四級,剩下的都是五六級?!?br />
除了質量和產量的原因,阻礙棉加工企業開工的還有利潤問題。金鄉縣眾鑫商貿有限公司剛剛開工,該公司楊經理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說,“本不想開工的,但思索再三,還是決定要頂著市場壓力試一試。”他對當前的市場形勢很無奈,稱“今秋的皮棉交易可能是一場沒有利潤的買賣”。
“去年同期,皮棉價格為每噸30000元左右,銷售可獲利六七百;現在皮棉價格為每噸18000元左右,而且工人工資等隨物價水漲船高,加工成本大大提高,企業利潤減少至二三百元。”楊經理說,這還是以棉價穩定為前提的利潤,最近棉花價格一路走低,行業下游企業需求又微弱,很多企業擔心加工好的皮棉會砸在手里,都“不敢開工”。開工的后果難以預計,要么“只干不賺”,要么“開工賠本”。
去年,籽棉價格一度飛漲到每斤7元左右,而從今年春天開始,籽棉價格急轉直下,跌到目前的每斤4.2元左右。記者調查發現,籽棉價格低迷,使很多棉農都在“捂棉惜售”,他們對市場期望值普遍很高,認為市場行情會有轉機。但棉農的期望與當前的皮棉市場又是矛盾的,李代良解釋道,“我們公司在10月10日收購籽棉,當時每噸皮棉的賣價是19000元左右,加工一周后,每噸皮棉賣價跌到了18000元左右。并且每斤籽棉價格多一分錢,每噸皮棉的加工成本就會增加50元。企業要考慮生產成本,在目前的市場行情下,部分棉加工企業已經不打算開機器了。”
記者了解到,目前開工的棉加工企業都把希望寄托于國家收儲。根據今年9月份啟動的棉花臨時收儲預案規定,今年棉花臨時收儲價為標準級(三級)皮棉到庫價格每噸19800元,其他等級(一級、二級、四級)皮棉的收儲價格按照3%的品級差率、1%的長度差率計算。新棉上市后,當市場價格低于國家制定的臨時收儲價時,由中儲棉總公司負責敞開收儲。李代良根據自己的經驗告訴記者,近期棉價還會下滑,國家收儲政策可為棉花價格托底,比如四級棉花目前的市場價為18000元左右,以這個價格出售肯定會讓企業虧本。而國家收儲價格為每噸19200元左右,比當前市場價格高出1000多元,有一定的利潤空間,能讓棉加工企業維持基本的運營。
李代良告訴記者,接下來企業要繼續提高收購質量,品級不夠的棉花一律不收。市場行情好的時候再把棉花賣出去,否則還是打算交由國家儲備,這也為企業留下了后路。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