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棉紗價比國產棉花便宜 “內外有別”傷及紡企
“生意越來越難了”。泉州一紡織企業負責人趙林(化名)近期一直處在焦慮中,下游需求不旺盛,棉紗價格疲軟,而國內棉花價格卻在每噸1.9萬元左右徘徊,上不去也下不來。 雖然與前兩年一噸達3萬元以上的“瘋狂的棉花”相比,現在的棉價已經下降了近半,可問題在于,隨著國內外棉花價格差的擴大,我國紡織企業正在失去競爭優勢。“今年以來,生產線就一直處于不飽和狀態。”趙林不得不考慮給工人提早放假的事。 一噸棉花價差5000元 焦慮的不只是趙林一個人,而是整個紡織業。“今年以來,國內棉紡企業的開工率或者說產能利用率普遍不足60%。在開工的企業中,60%處于虧損狀態,30%處于半停產狀態。這是一個什么概念?這相當于今年全國棉紡企業的總產能只有去年的一半左右。”福建宏遠紡織副總經理陳蒼松一直在關注數字的變化。“紡織業面臨的困難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還要大得多。” 造成當前困境的原因,在鳳竹紡織董事長陳澄清眼中,國內外經濟大環境變化帶來的服裝業等下游企業需求不旺是一個因素,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國內外棉價差的擴大也是一個因素。“國內外棉價差了20%,國內紡織業的競爭力從何而談?” 一噸棉花到底差了多少?經歷了去年上半年棉價的急劇下跌之后,陳蒼松發現,從去年9月開始,國內標準棉價格就一直維持在19300―19600元/噸,而國際棉花卻一路直下,一直降到1.4萬元/噸。美國棉近期的報價為每噸14416元,澳洲棉為15148元,烏茲別克斯坦棉為15280元,印度棉為13810元。“現在的棉花差價一噸已經到了5000元以上。” 國內棉花收儲抬市 什么原因造成國內外棉價的巨大差異?陳澄清和陳蒼松不約而同地提到了棉花收儲。“棉花收儲是為了保護棉農的利益,調動棉農種植的積極性,卻間接加劇了紡織企業的成本壓力,削減了紡織企業的利潤。”陳蒼松認為,“國家高比例的收儲,加劇了市場流通棉花價格的上漲。” “2011年9月到今年3月啟動臨時收儲,以19800元/噸的價格收儲了312.5萬噸的皮棉,占到國內產量的一半,使得國內標準棉價格一直穩定在1.9萬元左右/噸,與國際棉價拉開了距離。2012年的棉花收儲在9月12日啟動,收儲價比去年每噸增加了600元,按照每噸20400元的價格敞開收儲,國內棉的市場價又應聲上漲了幾百元。”陳蒼松看著棉價的變化,只能暗自著急。 雖然國內外棉一噸差價4000元―6000元,對于拿不到進口棉花配額的企業來說,進口棉花價格雖低卻是一種“奢求”,看上去很美,卻落不到自己頭上。 退而求其次。陳蒼松所在的企業去年爭取了近1000噸的“滑準稅”配額,雖然與只需加征1%關稅的進口棉花配額相比,加征的關稅額度提高到了3%―5%,但是與國內棉花相比,價格優勢依舊很明顯。“比起有些用棉企業花費5000元―6000元去購買一噸進口棉花配額來說,能爭取到‘滑準稅’配額已經很好,雖然1000噸遠遠不能滿足企業一年4、5萬噸的用棉需求。” 外遷須防水土不服 趙林從6個月前就開始關注赴東南亞投資的事,遷還是不遷?成為一個艱難抉擇。 “從人力成本上來說,東南亞等國平均一個工人每月工資折合人民幣800元左右,國內是3000元左右;從原材料來說,東南亞沒有棉花進口配額,一噸棉花比國內少了5000元―6000元。”這是趙林心中的“成本賬”。 陳蒼松同樣算過這筆成本賬:“從印度、土耳其、孟加拉國等進口的棉紗一噸1.9萬元左右,甚至比國內的棉花價格還低。而國內要生產一噸棉紗,至少需要1.15噸棉花,還要加上電費、人工費”。 由于棉紗進口沒有配額限制,因此,一部分棉紡企業“瞄”上了新的生意,就是選擇直接從印度、巴基斯坦進口棉紗,再轉手賣給下游紡織面料企業或服裝企業。“生產棉紗不如賣棉紗,部分企業的無奈之舉進一步加深了整個行業的生存困境。” 出路在哪里?陳澄清現在還看不到方向,他同樣關注行業協會組織赴東南亞考察的行程,但是否真的要遷,他告訴記者:“談何容易!” “產業鏈配套,政治、經濟局勢等的穩定都是問題。”盡管已經看到泉籍企業家在越南成功開設棉紡廠并快速增長的案例,陳蒼松也未做外遷的打算,畢竟“走出去風險太大,難免‘水土不服’”。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