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世界第二大產棉國和第一大出口國。在美國農業部發布的《2010~2019年農業預測報告》中,對全球未來10年的棉花產業進行了預測。《報告》認為,在未來的10年,中國的棉花進口量預計會占到世界增量的一半。
《報告》指出,世界棉花貿易預計會以每年2.2%的增長幅度持續增長到2019年,但是,在未來的10年都不會超過2005年的紀錄。自從5年前紡織品配額取消,棉花的工廠用量和貿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亞洲國家的棉花進口量已經從上世紀90年代的低于50%增長到了2009年的72%,預計這一比重到2019年會達78%以上。在未來10年,亞洲將占去幾乎全球的棉花進口增長量。
《報告》對世界各主要產棉國和地區的未來變化進行了預測: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各國間的貿易往來不斷加強,國際間的各種貿易政策和壁壘也在發生著各種變化;各種新型育種和種植技術的出現,也將是影響國際棉花市場格局的主要因素。
——由于2005年紡織配額的取消,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紡織企業成為了紡織自由貿易的主要受益者。同時,其他亞洲國家的進口量也出現了增長,最明顯的是越南和孟加拉國。
——在未來10年,中國的紡織工業和棉花進口量預計會持續增長,但增速會遠低于2001~2005年加入WTO后的增速。但是,在未來的10年,中國的棉花進口量預計會占到世界增量的一半。
——巴基斯坦近年來已躍然成為了一個主要的棉花進口國,預計在下一個10年巴基斯坦會成為世界第二大棉花進口國。然而,如果新的棉花品種能夠改進巴基斯坦棉花產量的話,那么其進口量可能會下降。
——直到數年前,土耳其的紡織工業通過便捷的對歐貿易獲益匪淺(歐盟是土耳其的主要紡織品和服裝出口市場)。然而,隨著紡織配額的終止,使其競爭者也獲得了以更低的成本較為順利地通往歐盟市場。土耳其的棉花進口量已經呈現出了下降,在未來的10年預計會繼續下降。
——歐盟、日本、中國臺灣和韓國等由于紡織貿易改革或(和)國內更高的工資要求,全都在穩步地減少其棉花進口量,同時這也驅使其將國內的紡織生產轉向工資或其他成本更低的地區。
《報告》認為,全球化預計會繼續推動原棉生產向棉花生產自然條件優越和技術基礎較好的國家或地區轉移。那些具備棉花種植條件、面積廣闊的傳統棉花生產國,包括美國、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國家、印度和巴西等,仍將從后配額時代的貿易形勢中繼續獲益。技術方面的重要性已經通過印度對轉基因棉花的迅速采用凸顯了出來,目前印度種植的已經幾乎全部是轉基因棉花。
從上世紀90年代起,前蘇聯的中亞國家就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棉花出口地區。然而,由于中亞國家政府的政策傾向于推動在紡織品上的投資,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紡織品的出口量遠多于原棉的出口量,因此這也稍微限制了對該地區棉花出口量增長的預期。
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出口量在過去的10年中增長迅速,但是自從2006年以來,低的世界棉花價格和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因為與歐元掛鉤)的疲弱,已經導致了西部非洲國家較低的棉花產量和出口量。
非洲金共體14個成員國的棉花種植面積已經降到了1994年非洲金共體法郎貶值以來的最低水平。預計隨著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和轉基因棉花的采用,棉花出口量在下一個10年會增長愈1/3。
《報告》認為,美國在未來10年預計會繼續是世界主要的棉花出口國。美國的棉花出口量到2019年預計會爬升24%,漲到1600萬包,超過全世界棉花貿易的35%。但是,美國占世界棉花出口量的份額仍將低于2004年的40%。
美國國內棉花工廠用量的下降預計會持續到下一個10年,到2019年,預計會少于總用量的16%。其實,此次美國農業部預測報告的潛在意思說明,美國在未來10年的服裝進口量是增長的,因為美國國內服裝產量和服裝企業對其國內產的纖維和紗線的需求是下降的。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